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德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6来源:德州市统计局 点击: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4.42亿元,增长7.6%;电信业务总量29.96亿元,增长22.8%;移动电话用户417.9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72.5万户。 全市旅游总收入61.0亿元,增长34.2%;接待国内游客1236.1万人次,增长28.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167.25亿元,增长26.1%。地方财政收入95.06亿元,增长30.4%。其中,税收收入66.72亿元,增长23.0%。全市财政支出191.28亿元,增长2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3亿元,增长11.5%;教育支出41.77亿元,增长4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60亿元,增长18.1%。全市国、地税收入125.41亿元,增长22.6%。其中,国税收入65.34亿元,增长16.3%;地税收入60.07亿元,增长30.3%。 图62006-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速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20.0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2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42.90亿元,比年初增加14.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8.44亿元,比年初增加111.2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95.17亿元,比年初增加108.35亿元。短期贷款619.72亿元,比年初增加46.84亿元。中长期贷款354.78亿元,比年初增加37.46亿元。 全市拥有证券交易所2处,股民达到7.9万户,客户保证金余额5.79亿元,年交易额349.11亿元。 全市拥有保险公司2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8.6亿元,增长3.05%。其中,财险收入12.5亿元,增长14.78%;人身险收入36.1亿元,增长0.66%。全年赔付额9.93亿元,赔付率20.4%。其中,财险赔付5.29亿元,赔付率42.3%;人身险赔付4.64亿元,赔付率12.8%。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0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4项,国际先进水平20项,国内领先水平80项,国内先进水平16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944件,增长74.4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7件,增长68.18%。专利授权量1754件,增长14.7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8件,增长157.14%。全市拥有各类技术贸易机构732个,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740件,完成技术贸易合同额2.4亿元。 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招生1.32万人,在校生3.9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调整后中职学校31所,成人中专2所),在校生8.03万人(调整后中职学校在校生72655人,普通中专在校生7410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88人);普通中学199所,在校生26.25万人;小学982所,其中教学点91个,在校生46.18万人;幼儿园558所,在园、班儿童12.6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9%。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9370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1211人。 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10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家,全年共演出1009场次;群众艺术馆1家,文化馆11家,文化站133个;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111.74万卷(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处。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调频转播发射功率13.0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55.8千瓦。广播播出节目10套,全年播音时间39908小时;电视节目4套,全年播出时间23153小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24.20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1处,其中:综合医院15处,中医院11处,乡镇卫生院13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处,卫生监督所3处,妇幼保健院(所、站)8处,采供血机构1处,其他机构21处。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357人,注册护士6420人。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15934张。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430.79万人,参合率达到99.77%,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全年报销补偿9.33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达到76.39%。 全市共承办2项国家级体育比赛,1项省级体育比赛。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22枚金牌、24枚银牌、17枚铜牌。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市区建成区面积129.0平方公里,自来水年供水量265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347.18万立方米;天然气年供气量1.26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920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年末已有60万城市人口用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区主要道路面积419.8万平方米。全市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276辆。 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587套,竣工(含结转项目)10209套,竣工率达到85.6%。 全市实施减排工程28个,其中,水污染物减排工程17个,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11个。主要污染物可实现减排COD651吨、氨氮95.2吨、二氧化硫3637吨,分别减排COD1.52%、氨氮1.73%、二氧化硫3.77%。 全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834起,死亡263人。道路交通事故726起,下降3.0%,受伤576人,下降11.0%,死亡247人,下降0.41%。直接财产损失411.3万元,下降2.8%。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7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1.3万人,非农业人口174.68万人。 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7.62亿元,增长20.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180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8元,增长13.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700.5元,增长9.2%。其中,食品支出4316.3元,增长13.5%;衣着支出1458.1元,下降0.2%;交通和通讯支出1743.2元,增长6.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715.3元,增长7.6%;居住支出1459.7元,增长3.8%;医疗保健支出826元,增长41.7%。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55平方米。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49.5元,比上年增加1321.3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42元,增长36.1%。其中,食品支出1531元,增长10.8%;衣着支出286元,增长5.2%;居住支出710元,下降8.0%;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586元,增长13.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33元,增长19.1%;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26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增长12.5%. 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71万人,增长16.49%,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17.05亿元,增长39.54%。享受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8.07万人,增长7.03%;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4.16亿元,增长21.1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7.5%。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79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768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114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6.71万人,收缴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金7.08亿元,支付医疗保险费6.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