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元市利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0来源:广元市利州区统计局 点击:
全区193个村,自来水受益村129个,通汽车村193个,通电话村193个。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22956万元,增长38.5%,其中:区本级实现产值373124万元,增长57.4%。辖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07177万元,增长24.8%,其中:区本级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225万元,增长32.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8%,拉动经济增长9.9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均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见表4,表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241万元,比上年增长58.0%。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39%,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152万元,增长71.3%,实现利税总额41444万元,增长47.1%,实现净利润32256万元,增长37.3%;总资产贡献率20.9%,比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6.31%,下降2.4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42次,比上年提高1.19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77.39%。主要产品产量如下(见表6) 规模以下工业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 建筑业加快发展,效益提高。辖区年末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05家,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95家。年末共有建筑业从业人员29813人。全年完成建筑总产值446568万元,比上年增长47.2%。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789万元,增长1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辖区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9951万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区本级完成582998万元,增长7.5%;开发区完成540153万元,增长109.8%。 全年辖区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4951万元(不包含农户投资,下同),比上年增长40.8%。从分级完成看:区本级完成492998万元,增长7.2%;开发区完成455153万元,增长90.1%;市直完成196800万元,增长67.8%。从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920万元,下降97.5%;二产业完成550502万元,增长64.2%;三产业593529万元,增长34.7%。(见表7): 全年辖区内完成农户投资175000万元,增长120.0%,其中区本级完成90000万元,开发区完成85000万元。 六、国内贸易、旅游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6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27325万元,增长17.7%;乡村实现零售额87309万元,增长14.6%,城镇快于乡村3.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4113万元,增长29%;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42011万元,增长12.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708万元,增长34.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8803万元,增长20.2%。 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天曌山AAAA旅游景区完成景区项目建设并正式开园;启动实施了民俗文化园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全年新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10户,创建五星级乡村酒店1家,三星级乡村酒店1家;发展星级农家乐5家。到2011年末,共有风景名胜区和文物文物保护单位17个,星级饭店9个。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55.92万人,景区门票收入509.5万元,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00万元。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年末辖区内通车公路总里程达174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977公里;建成陵宝快速通道双向港湾式招呼站14个,建成金洞、工农须家河小码头2个,建成龙潭子渡改桥1座;全区交通建设总投入2.5亿元。公路养护、路政管理、水路安全工作都切实得到加强。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3145万元,下降22.5%。其中:电信业务主营收入50157万元,下降24.8%;邮政业务收入2988万元,增长57%。年末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60337户,移动电话用户649254户(其中:3G移动用户65286户),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103984户。 八、财政、金融 全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57585万元,增长47.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199万元,增长53.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3821万元,增长59.2%;上划省级收入完成9881万元,增长21.8%。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实现150155万元,下降27.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140908万元,下降32.2%。各项民生类支出实现89728万元,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4.2%。 金融贷款增速回落,经济运行环境稳定。12月末,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0.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增速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41亿元,增长1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2.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增速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 九、教育、科技 教育工作均衡发展。2011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类学校137所,在校学生120672人,教职工7423人,其中专任教师6056人。 基础教育。全区共有基础教育学校126所,其中幼儿园59所,小学38所,普通中学27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辖区内接受幼儿学前教育14976人,有小学在校学生32258人,其中女学生15234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3169人,其中女学生11019人;高中学生17050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40人,其中女学生47人。 基础教育中义务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32671人(小学1780人,初中567人,九年一贯制891人,特教29人),其中专任教师3052人(小学1646人,初中530人,九年一贯制851人,特教25人)。 中职教育。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枝工校)11所,在校学生33079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3079人,其中女学生1781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7050人,其中女学生8814人。中职和普高在校学生比例为194:100(以普高为基数)。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190人,其中专任教师881人。 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7.22%,非文盲率达99.77%。 科技工作创新能力增强。全年申报国家级项目1个,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个,申报市级项目19个,争取各类项目经费311万元,下达本级科技项目18个,配套项目资金50万元。全年共鉴定科技成果11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8项,转化专利成果6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8项。培育民营科技企业2家,建立科技创新中心1家。 十、文化、体育、卫生和广电 文化事业持续推进。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0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5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0余场(次)。文艺创作取得新收获,创作的情景歌舞<<女皇华诞>>荣获阿里山杯艺术节大赛金奖;四川清音《太保姑娘美如花》,获全省太平洋保险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音乐小品《门》,快板剧《高速路从门前过》等作品分别获省级系统文艺汇演二等奖。全年共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3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