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孝感市应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2来源:孝感市应城市统计局 点击: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扎实推进“三大经济板块”建设,着力打造“三基地一示范”,务实推进经济发展,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项目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57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6.9%(下同)。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46亿元,增长4.1%;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75亿元,增长21.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36亿元,增长20.8%。三次产业比重为22.1:53.9:24.0,与上年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有所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使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与上年持平。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绩显着。实现内联引资59.68亿元,增长98.7%;引进外资2800万美元,增长19.5%。建设施工项目54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85个,在新开工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分别增长8.0%和48.6%;过亿元建设项目20个,比上年有新的增长。 二、农业、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62.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4.98亿元,增长9.0%;林业产值0.69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23.41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12.85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3万元,增长2.2%。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2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3.62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4.31万吨,棉花产量0.57万吨,分别增长1.5%和7.3%;油料产量2.88万吨,减少12.7%;蔬菜产量55.31万吨,水果产量1.53万吨,分别增长0.6%和增长2.7%。 人工造林面积6.1万亩,增长77.6%;育苗面积1845亩,成林抚育面积6.92万亩,分别减少34.1%和19.1%。主要林产品产量20吨,减少74.4%;茶叶产量374吨,增长55.8%。 大牲畜存栏3.9万头,减少2.5%;牲猪存栏44.17万头,出栏45.80万头,分别增长0.5%和3.5%;家禽出笼1717万只,增长3.2%;畜禽肉产量6.10万吨,禽蛋产量10.20万吨,分别增长1.2%和6.7%。 淡水养殖面积17.70万亩,增长0.2%。水产品产量5.84万吨,增长4.3%,其中淡水养殖产量5.26万吨,增长4.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56吨,与上年保持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12.45万吨,增长0.9%;农药使用量540吨,减少33.2%;农用柴油使用量8236吨,增长20.3%。 三、工业、安全生产、质量监督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国有和非国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2家,比上年新增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3.0%;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06.88亿元,增长59.3%,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29亿元,增长19.6%;市直工业实现总产值34.30亿元,增长36.2%;处办工业实现总产值196.46亿元,增长70.0%;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27.74亿元,增长74.5%;开发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4.09亿元,增长92.6%,办事处工业、镇办工业和开发区工业依然是支撑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1.62亿千瓦时,增长2.8%,单位GDP能耗达到控制水平。 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提升,企业总体景气度和企业经营者信心指数进一步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继续提高,盈利额过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2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95.38%,比上年提高66.25个百分点。 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1人,财产损失额14万元,比上年减少71.4%;损失额占GDP比重为0.009‰,比上年下降0.031‰。 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立“质量兴镇”3个,“质量兴企”40家;完成标准注册登记和年审149家,申报采标和采标标志各2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采标率达100%。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485家、换证389家、年检689家,新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8家,办理商品条码续展10家。增加食品标签认可单位105家,食品获证企业标签认可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收集、制订和转换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服务标准共1500余个。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抽查产(商)品533批次,合格率81%;完成计量器具检定3400台(件),合格率98.7%,计量器具强检率98%。重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投入800人次巡查食品生产企业157家,抽查产品467批次,办理食品添加剂备案78种,吊销生产许可证2家;集中开展瘦肉精、糕点食品、问题奶粉、食品添加剂及邻苯二甲酸酯等专项整治,促进了食品生产安全。强化特种设备监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45家、设备850台(套),送检液化气瓶1915只。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0亿元,增长37.3%。一批影响大、带动大、支撑大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新都化工扩能、汤池温泉二期等2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5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3.1%。在全部投资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2.93亿元,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8.22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6.62亿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6.03亿元,分别增长19.6%、182.2%、133.0%和13.5%。 建筑市场监管日趋规范。工程报建管理程序进一步理顺,严格实施施工图审查制度,完成施工图纸审查24个,合格率达100%,报建监管覆盖率98.4%;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阶段标准,执行率达100%;拓展建设代理和建筑监理业务,完成招标代理项目8个,代理产值9000万元,监理签约项目16个,监理产值1.05亿元。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41.31亿元,增长4.4%;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1.92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实现销售额7.14亿元,增长31.5%。 五、交通、邮政、通信、电力 交通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加快。完成总投资1.25亿元,实施项目13项,已完工项目7项,其中14.04公里雷新线、12.5公里应云线达到二级公路标准,13.9公里应天线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渔子河水库复线、汉宜线白杨段路面扩建、30公里通村公路、南垸渡口改造、汤池二级客运站等一批公路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如期建成;在建的膏矿富水河大桥、武荆高速公路应城连接线延伸、东马坊办事处东城工业园味谷大道、长江办事处赛孚工业园发展二路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管理,全市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管理更加规范,促进了运输市场繁荣。完成客运量67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7878万人公里;货运量635万吨,货运周转量57772万吨公里,均实现新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