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黄冈市红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20来源:黄冈市红安县统计局 点击:
红安县统计局 2008年1月24日 2007年,红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经济目标,上下一心,克难奋进,在遭受年初低温、伏旱连秋旱的不利因素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2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6亿元,下降了3.6%;第二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长16.2%,其中工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亿元,增长9.4%。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33.3%:33.3%:33.4%变化为30.8%:35.7%:33.5%。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5.6%、74.5%和41.1%,分别拉动GDP增长-1.17、5.59、3.08个百分点。人均GDP4843元,比上年增加508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280个,有2182个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56人,登记失业率4.04%,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偏底;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较大;农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招商引资滞后性过强;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农业 农业生产有所下降。据统计,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1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0.2%。其中种植业产值9.33亿元,同比下降了2.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9.9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1.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70万亩,在上年增长了7.4%的基础上继续增长3.5%;油料作物面积45.8万亩,增长0.8%。受干旱和稻飞虱的影响,粮食和油料单产分别为360公斤/亩和190公斤/亩,亩平分别减产33公斤和14公斤。 林业生产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林业产值6570万元,增长21.4%。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以及较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全年植树造林面积超过2.6万亩,板栗面积20万亩,增长9.8%,产量164万公斤,增长24.2%。 畜牧生产小幅发展。2007年完成畜牧业产值29677万元,同比增长5.2%。全年各种肉类产量20517吨,下降1.4%。年内出笼各种家禽124万只,比上年多6万只,增长5.1%。全年出栏肥猪16.04万头,减少5.2%。年末生猪存栏13.86万头,下降10.4%。 渔业生产下滑。受干旱影响,全年渔业产值3545万元,下降11.2%,水产品产量529万公斤,下降13.1%。 农村用电量453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1%;化肥施用量5.1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所加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指数仍居高位。全年全口径工业实现增加值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幅高达25.7%。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亿元(不含烟厂),同比增长12.2%。 在产值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效益指数继续在高位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税9618万元,增长179.4%,其中利润6097万元,是上年的4.1倍;企业亏损户数为9户,比上年减少2户,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分别为37.5%和635万元,比上年分别减少3.5个百分点和855万元;工业总资产贡献率21.48%,提升了12.3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0.93%,下降3.5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49%,增加了4.4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3.43次,加快0.9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8.7%,提高5.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5081元/人,减少53739元;产品销售率103.2%,提升了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91.8%,比上年回升了22.9个百分点之多。 全年建筑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6家,完成施工产值66115万元,增长10.4%。建筑业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1万平方米,增长33.4%。房屋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增长2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9万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城镇以上项目78709万元,增长96.7%;房地产开发投资8314万元,增长96.0%。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35610万元,增长88.2%;集体经济单位投资9740万元,下降12.3%;其他经济单位57936万元,增长149.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4804万元,第二产业投资26885万元,第三产业投资615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2.5%、50.9%和95.3%。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1104平方米,增长51.7%,商品房屋销售额5179万元,增长57.5%。 全县主要重点投资项目有:娃哈哈四期工程19490万元;武麻高速红安连接线5400万元;陵园改造(包括软件)3860万元;通村公路5760万元;革命传统教育学院3500万元;上好佳、建设局办公大楼和红安中学各1100万元;将军广场800万元;南建水泥680万元;富强机电500万元共1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 五、国内贸易及市场物价 2007年全县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指数有所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增长11.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4%。。分城乡看,县级零售额7.1亿元,增长11.8%,县以下零售额5.6亿元,增长10.2%,低于县级零售额增幅的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0.6亿元,增长12.3%;住宿餐饮业1.8亿元,增长4.4%;其他行业0.3亿元,增长12.8%。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比上年上涨2.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指数上涨了3.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4%,油脂价格上涨1.5%;衣着指数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0.9%;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下降8.2%;交通和通讯指数上涨了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指数上涨2.1%;居住价格指数涨幅最大,达到了8.3%。与此同时,零售物价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则分别上涨了1.8和3.4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县公路里程合计1621.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82.4公里。公路密度分别达到90.6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4.8公里/万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2000万人公里,旅客接待量近600万人次,货物周转量4620万吨公里。全县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通村公路里程合计897.7公里,在全县395个行政村中,已有276个村通了公路,通村公路行政村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