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承德市隆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09来源:承德市隆化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复杂困难经济形势,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全县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 经济总量保持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4亿元(快报数),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工业增加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0.9%。 全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0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县级收入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支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8350人,劳动报酬总额574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在岗职工17137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55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8307元,比上年增长1.4%。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速提高,经济效益提高。2011年全县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入统工业完成总产值84.6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比重加大,重工业产值78.5亿元,轻工业产值6.1亿元,重工业占92.8%;二是支柱产业作用加强。铁矿采选业企业31个,累计完成产值54.4亿元,同比增长23.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4.3%。三是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税金3.5亿元,同比增长24.3%,完成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0.3%,产品销售率96.2%。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9亿元。建筑业资质以上企业13家,完成产值10.3亿元,增长77.6%。 三、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推进肉牛、蔬菜、杏果、水稻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377845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农业产业145843万元,增长15.1%。粮食总产量308048吨,比上年增长7.4%。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371公顷,粮食平均每亩单产484公斤,其中:稻谷平均每亩单产526公斤,玉米平均每亩单产496公斤。 全县林业产值25785万元,增长2.4%,当年造林面积4267公顷,年末果园面积8133公顷,比上年增加379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666公顷,育苗面积259公顷,木材产量38107立方米。 全县牧业产值198785万元,增长3.0%。千头以上规模养牛场20个,百头以上规模牛场442个,万头牛乡镇17个,千头牛村130个,规模养牛户1.65万户。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常用耕地面积5698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8970公顷,比上年增加157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81095千瓦,比上年增长6.2%,全县农业用电量6167万千瓦小时,年末机电井3493眼,农用化肥施用量49688吨。 农业产业化单位23家,其中龙头企业11家,中介服务企业2个,市场2个,基地8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亿元以上项目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城镇投资61.2亿元,同比增长32.5%。施工项目172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34个。主要特点:一是大项目拉动作用增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16.4%,。二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投资5.1亿元,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9.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6%,第三产业投资21.6亿元;三是三年上水平推动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9.5%。 五、国内贸易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8%。主要特点:一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餐饮业销售额27051万元,比上年增长22%,住宿业营业额3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9%,批发业零售额28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零售业零售额178343万元,增长18.5%。二是城乡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3583万元,比上年增长1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7.8%。三是城乡集贸市场繁荣,年末城乡集贸市场33个,集市贸易成交总额46056万元。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138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2369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客运班车157台,客运线路106条,货物营运车辆2802台。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001万元,全县电信业务总量13207万元,比上年增长85.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518户,宽带用户17633户,25个乡镇全部开通宽带网。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各项存款贷款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9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6980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各项贷款余额422433万元,比上年增长41.1%。 保险业健康发展。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全部赔款金额548万元。财产险收入2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财产险赔付金额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5.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年内争取资金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2项,建立科技示范典型8个,引进人才20名,普训农民14万人次,张三营科技示范园区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科普基地”。专利申请10项,专利授权2项。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6所。高中在校生5741人,专任教师352人;初中在校生12826人,专任教师1093人。全县有小学68所,专任教师2009人,在校学生30612人;中等职业教育2所,在校学生3144人。初中升学率87.1%,高中升学率68.5%。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事业繁荣发展。全年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60场次,全县有22个文化站,1个文化馆,各类文化经营户达到125家。全年旅游收入1.2亿元,接待游客61.5万人,乡村接待旅游经营户213家。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参合率达到95%,全年核销医药费5807万元。全县有3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218张,卫生技术人员1345人,乡村卫生室324个。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组织体育赛事活动12次,向上级输送优秀体育人才5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