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铜陵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3来源:铜陵市统计局 点击: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全市年末总人口74.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01人。201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6%。,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5.55%。,下降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5%。,上升0.05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5元,总量首次超全国平均水平,比上年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630元,增长21.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7.3%,衣着支出增长29.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2.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2.4%,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0.3%,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27.5%,居住类支出增长4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比上年上升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62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72元,增长14.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6.1%,衣着支出增长23.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3.3%,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24.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3.0%,居住类支出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平方米。 2011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3230元,增长18.0%。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9831元,比上年末增加3765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39万人。2011年末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参保人数达19.2万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1.22万人。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互动平台,统筹推进城乡就业。2011年,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3188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66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877人。全市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204人,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5405人,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479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75人,当年为各类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03万元,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5700万元。 以关注困难群体、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2011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万人。2011年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24个,拥有床位总数达2159张,在院人数1046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7540.8万元。全面深化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39个,社区从业人员447人。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2011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4.39亿元,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6%。城区空气环境平均污染指数72,优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363天,占全年的99.45%,其中一级天数23天,比上年同期多17天。长江铜陵段水质达到三类标准,一、二水厂和三水厂两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12次监测结果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100%。天井湖水质全年4次监测结果均为四类,达到景观娱乐水质标准。全市160个网格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平均值54.9分贝,17条主要交通干道平均等效声级为68分贝,均低于国家标准值。初步核算,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417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14%。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3人;全年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1683起,火灾事故63起。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