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淮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3来源:淮南市统计局 点击:
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12年3月12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两型城市”建设为着力点,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4.3:27.8变化为7.9:65.0:27.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7.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GDP达30400元(折合4825美元),比上年增加4113元。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涨幅比上年高2.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9%,比上年高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5%,分别比上年低2.9个和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4%,比上年高6.8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36.7万人,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0.3万人,第二产业22.9万人,第三产业13.5万人;在岗职工31.6万人,增长10.9%。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2357公顷,比上年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9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058公顷,分别减少1.4%,5.3%;蔬菜种植面积25502公顷,增长4.8%。 全年粮食总产量141.6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夏粮产量62.0万吨,增长0.2%;秋粮产量79.6万吨,增长3.0%。 全年主要肉类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全年生猪出栏45.3万头,增长0.9%;出栏牛4.4万头,增长4.2%;出栏羊24.6万只,增长1.0%;出栏家禽2006万只,增长0.7%。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各式拖拉机118385台,下降0.2%;联合收割机3906台,增长13.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4276吨,增长1.2%;农村用电量72359万千瓦时,增长5.1%。有效灌溉面积104.5千公顷,新增0.7千公顷。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078.0万立方米,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工程38项,整修圩堤12.4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0.5%和14.9%。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4.0:96.0变化为4.1:95.9。 全市27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中26个行业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318.0亿元,增长14.1%;电力行业66.0亿元,增长8.8%;化学原料制造业15.0亿元,增长30.0%;装备制造业18.7亿元,增长42.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4.5%,发电量增长10.4%,化肥增长30.3%,水泥增长98.5%,合成氨增长21.0%,矿山专用设备增长2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5.8,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4.8亿元,增长21.3%;实现利税116.0亿元,增长7.6%;实现利润45.6亿元,增长0.1%;其中煤电两行业利润34.3亿元,占利润总额75.2%。 全市70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83.2亿元,增长31.6%;实现利税总额15.8亿元,增长1.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94.3亿元,增长29.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4.4亿元,增长37.2%;第二产业投资200.2亿元,增长34.6%;第三产业投资179.7亿元,增长23.6%。从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95.1亿元,增长34.8%。在工业投资中: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81.6亿元,下降6.6%;电力行业完成投资32.0亿元,增长65.8%;制造业完成投资78.9亿元,增长7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陕汽新能源汽车一期、舜立机械、凯盛重工、北新建材、国瑞药业等项目开工建设。朱集矿、顾桥煤矸石电厂等基本建成。高新区开发全面启动,日芯光伏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煤化工产业园功能加快完善,煤化一体化项目推进有力,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国家批准。煤机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凸显,比塞洛斯煤机、长壁煤机达产增效。山南新区路网、东西部第二通道、淮蚌高铁、淮蚌高速等项目快速推进。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龙湖路地下商业街、淮矿物流园、安成鑫海物流园等建成投用。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35.5%。房屋施工面积1272万平方米,增长17.5%;其中住宅1049.8万平方米,增长14.7%。房屋竣工面积84.4万平方米,下降38.9%;其中住宅72.3万平方米,下降37.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5万平方米,下降17.5%;其中住宅销售166.0万平方米,下降17.5%。商品房销售额73.8亿元,下降10.4%,其中住宅销售额65.6亿元,下降10.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02.2亿元,增长18.8%;农村实现零售额19.8亿元,增长17.8%。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8.4亿元,增长40.5%,分行业看,批发业2.4亿元,增长74.0%;零售业62.1亿元,增长41.3%;住宿业1.6亿元,增长15.2%;餐饮业2.3亿元,增长19.6%。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36.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5%,日用品类增长2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倍,汽车类增长25.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38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6.3%。其中出口9142万美元,增长27.6%;进口14735万美元,增长1.9倍。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2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2876万美元,增长29.9%。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家,比上年增长80%;合同利用外资5089万美元。引进内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总额为440亿元,增长69.2%。全年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区项目30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 全年旅游总收入42.4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国际旅游收入923万美元,增长1.9%。接待国内外游客836.4万人次,增长39%。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2.0万人次,增长21.6%;外国人0.8万人次,增长1.3%。全市星级饭店25家,星级饭店客房1810间,分别增长25%、21%。年末全市共有4个4A级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