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自贡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1-04来源:自贡市统计局 点击:
自贡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 2004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三个转变”,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扩大,增长速度加快。自贡生产总值(GDP)24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速比上年快2.8个百分点,是20年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29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94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93.12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59.6%、30.5%。 结构进一步调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0.0:40.3:39.7调整为21.0:41.7:37.3,保持“二、三、一”产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118.19亿元,增长23.2%,占GDP的比重为47.4%,比上年提高1.7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9%。 物价明显上扬。受农产品等涨价因素影响,全年物价逐步上扬,在三季出现高点后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6%,非食品类价格上涨1.8%,服务类价格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9.6%,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7.3%。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市财政总收入为15.69亿元,增长20.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20.0%。全市财政支出20.5亿元,增长23.2%。各项税收入完成14.06亿元,增长15.7%。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不断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继续改善,年末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16.5点、112.8点,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0.4点、11.6点,达到轻度景气状态。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加剧,资金和煤、电、油、运偏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 二、农业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化取得显着效果。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0.35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一产业增加值52.29亿元,增长6.9%。粮食产量为122.82万吨,增产3.2%。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为50.1%,提高2.4个百分点。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涌现了一批产业龙头养殖户,实现产值40.22亿元,增长15.0%。畜牧业增加值已占第一产业的41.0%,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花卉、药材、蔬菜等增长幅度较大。 畜牧、水产品增长较快。猪牛羊肉产量21.73万吨,增长7.0%;生猪出栏249.65万头,增长5.4%,存栏146.46万头,增长3.2%;山羊出栏171.35万只,增长9.5%,存栏80.53万只,增长21.7%。水产品3.72万吨,增长12.7%。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继续开展,林业生产得到较好发展。全年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41万亩、封山育林0.67万亩;退耕还林1万亩,配套荒山造林6.6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1.6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3.01万千瓦,增长3.4%;农村用电量2.78亿千瓦小时,增长3.3%。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08.61亿元,增长20.4%,其中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77.34亿元,增长24.0%。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55.73亿元,增长34.0%。实现利税9.83亿元,增长3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92.17亿元,增长21.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0%,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即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3.69亿元,增长4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3%,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各经济类型工业全面增长,国有、股份制、其他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7%、51.4%、64.1%。东方锅炉(集团)股份公司成为我市首户产值、销售收入超40亿元,实现利润超4亿元的企业。 五大产业集群拉动作用巨大。盐化工、化纤纺织、机械、新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73户企业,完成增加值41.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8.0%,增长54.3%,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3.2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8.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2%,增长70.9%。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8.26,比上年提高16.78点。完成销售产值174.47亿元、增长47.4%;产销率为98.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51亿元,增长70.3%。 建筑业较快发展。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77亿元,同比增长7.6%。全市四级资质及其以上建筑企业147个,期末从业人员5.65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3.07万平方米,增加8.2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2.13万平方米,减少23.9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市2004年投资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4亿元,增长23.2%,增速创下近10年新高。民间投资42.83亿元,增长32.6%,国有投资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 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增势强劲。基本建设投资18.02亿元、增长46.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1.25亿元、增长27.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64亿元、增长1.5%。在总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5.11亿元,增长77.8%。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的施工项目306个、新开工项目214个、投产项目147个,分别增加100个、79个、8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48%,新增固定资产21.83亿元。 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化学纤维17.47万吨/年、纯碱2万吨/年、烧碱3万吨/年、塑料树脂及聚合物7800吨/年、天然气管输10.37公里、改建道路75.6公里、中学生席位8800个、公交车71辆。 城市建设成就显着。投入3.6亿元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通过釜溪河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等,使我市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人民路、黄桷坪路、大黄桶路改造完成,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贡舒路、自泸路改造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