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铜仁地区德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2-06来源:铜仁地区德江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是全县经济加速发展的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冲刺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增一保,促跨越”的发展思路,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经济实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324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239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4918万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136092万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55.5:13.1:31.4调整为2010年的40.9:17:42.1。“十一五”期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了12.8%,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5年的3103元增加到2010年的7300元。 全年财政总收入22171万元,增长29.58%。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5218万元,增长35.68%,其中:营业税3730万元,增长15.19%;烟叶税2320万元,同比增长1.49%。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20526万元,增长31.6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6961万元,增长45.0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830万元,增长31.75%;教育事业费25648万元,增长22.15%。 二、农业 全年农业增加值132239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83962万元,增长6.50%;林业增加值2922万元,增长8.13%;畜牧业增加值40602万元,增长9.2%;渔业增加值1554万元,增长1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99万元,增长18.7%。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76361吨,增长2.89%。其中夏粮39666吨,同比下降5.56%;油料产量14051吨,下降3.28%。稻谷产量68191吨,增长8.98%。 全年肉类总产量25247吨,增长4.11%;禽蛋产量3002吨,增长2.88%。 全年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生漆35吨,增长6.06%;油桐籽1250吨,下降7.1%;乌柏籽340吨,增长0.6%;板栗91吨,增长4.59%;核桃73吨,增长17.74%。全年木材产量26742立方米,增长5.65%;苗木产量55万株,下降96.73%。 全年水产品产量1573吨,增长7.59%。其中淡水水域捕捞128吨,增长7.56%。内陆水域养殖1445吨,增长7.59%。 年末,耕地总资源63569公顷,下降0.21%。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7638公顷。农村用电量6399万度,增长28.65%。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781万元,增长17.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15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415万元,增长49.4%;重工业增加值12800万元,下降2.9%。 从行业看,煤炭开采洗选业增加值5105万元,增长30.32%;自来水生产增加值542万元,增长12.75%;水泥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468万元,下降29.45%;制酒业增加值4566万元,增长22.41%。 全年原煤产量31万吨,增长24.32%;发电量12059万度,增长17.55%,水泥48万吨,增长68.73%。工业产品产量(见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年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159万元,下降26.56%。全年规模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4456万元,增长23.34%。利润总额-1045万元,亏损较大。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69万元,增长156.08%;有限责任公司利润总额为负1822万元,是工业企业整体亏损的直接原因。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137万元,增长55.6%。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81万元,增长99.59%,竣工产值8630万元,增长97.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000万元,增长53.2%,是“十一五”期末的2.9倍。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2654万元,增长59.7%;更新改造完成19903万元,增长123.9%;其他投资完成2113万元,下降10.3%。城镇工矿区私人及农村私人完成投资6200万元,同比增长3.33%。房地产开发完成3130万元,下降51.7%。 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21个,累计完成投资145670万元,增长66.1%。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15563万元,增长94.29%;工业投资38823万元,增长179.62%;教育事业投资5806万元,增长28.18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2948万元,增长218.7%。 从投资方向看,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投资力度继续巩固。全年农村各种饮用水安全投资3282万元;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790万元;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697万元;新农村建设投资3100万元;廉租房建设投资2550万元;生活垃圾处理投资2800万元;黔北民居建设投资4947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电信业实现增加值8979万元,同比增长13.3%。全县通车里程3309公里,按技术等级分:县内有三级路72公里;四级路1800公里,等外级1437公里。按行政等级分:有国道72公里;省道126公里;县道172公里,乡道375公里,村道2625公里。全县货物运输量698万吨,比上年增长25.0%;货物周转量29649万吨公里,增长21.00%;完成客运量1998万人次,增长24.95%;旅客周转量34367万人公里,增长25.20%。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81万元,增长16.00%;电信业务总量1996万元,增长12.77%;移动业务总量7990万元,增长3.63%;函件量11.5万件,增长4.55%;进口汇票价值1599万元,下降5.45%;出口汇票价值4457万元,增长2.00%。年末有固定电话31192部,其中农村固定电话21722部,城市固定电话8686台,公用电话784台。宽带用户10070户,增长50.24%。移动电话用户167082户,增长16.56%。 六、国内商业和物资消费 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0954万元,同比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业5758万元,增长14.96%;零售业60749万元,增长18.81%;住宿餐饮业4448万元,增长18.99%。批发零售业仍然是支撑全县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假日消费对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分地域看,城镇零售额42081万元,增长18.8%,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1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28873万元,增长18.1%,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8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品市场消费需求有序释放。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900万元,比年初增长45.3%。其中:企业存款60443万元,增长36.44%;农业存款11676万元,增长216.59%;储蓄存款161514万元,增长45.27%。各项贷款余额132560万元,比年初增长34.04%。其中:短期贷款49799万元,下降23.26%。中长期贷款82761万元,增长143.42%,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15764万元,较年初增长7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