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黔东南州凯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2-06来源:黔东南州凯里市统计局 点击: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3.8%,中西药品类增长34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883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385.8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56公里,二级公路53.6公里,三级公路87.7公里,四级公路154.7公里,等外公路1052.329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路货运周转量69081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11572万人公里。 邮电: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6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89724部,比上年增长25.15%;移动电话393171部,增长44.58%;互联网用户数40909户,比上年增长70.39%。 旅游: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共425.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5%;接待海外游客4.74万人次,增长8.97%。实现旅游总收入44.21亿元,增长20.58%,旅游创汇1075.48万美元,增长9.31%。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40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924万元,增长31.73%。地方财政支出102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0.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76万元,增长24.08%;教育支出28074万元,增长23.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048万元,增长48.2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617万元,下降0.76%。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地税税收收入43999万元,增长33.07%;国税税收收入22374万元,下降3.36%。 金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1698万元,比年初增加26%,同比增幅上升5.52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78706万元,增长21.0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17933万元,比年初增加168377万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2750万元,比年初增加54877万元,其中住房贷款余额149737万元,比年初增加38223万元。 保险: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2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14万元,下降18.03%;人身险保费收入13285万元,增长51.64%。各项赔款和给付6000万元,下降71.25%。其中财产险理赔支出4527万元,下降77.01%。人身险各项给付支出1473万元,增长24.34%。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46所,在校学生141705人。其中: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2961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5所(含民办10所及四一八卫校),在校学生13365人;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35123人;普通小学129所,在校学生51969人;幼儿园58所,在园幼儿数116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7%。 科技:全市共获州级以上审批科技项目5个,资金75万元。投入科技“三项”费7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91%。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6.5万册,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4个,体育场馆数4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0248户(含棉纺厂和火车站3206户和农村10907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6.5%,广播综合覆盖率100%。 卫生: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90个(含诊所)。其中:医院14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15个。拥有病床2559张,卫生技术人员285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03人,注册护士120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42.08万人,流动人口3.87万人,常住总人口比上年增长0.07%,其中:男22.38万人,女19.7万人。男女性别比113.6,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53%,全市人口密度322.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3.15‰,死亡率5.66‰,人口自然增长率7.49‰。 人民生活: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43.4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2.4%和11.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82.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42.58元,实际分别增长18.8%和5.9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87%,比上年下降5.5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09%,比上年下降8.4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8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47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14平方米。 辖区内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4730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市属20271元,增长2.35%。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305人,比上年增长5.9%。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6973人,比上年增长4.04%。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6526人,比上年增长21.1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305人,比上年增长2.48%,生育保险参保职工5216人,比上年增长0.52%。全市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99.05%,全市参合农民就诊受益13.78万人次,补助医疗资金2141.05万元。 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3251人,其中,城市11651人,农村21600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2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7%。 社会福利: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数9个,床位190张。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仰阿莎至三棵树城市主干道、二龙加油站至二龙殡仪馆岔路口道路维修整治工程、北京东路延伸段至二龙路口市政干道改造工程等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我市实现“东拓、西展”的城市扩容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大凯里”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成了市行政中心绿化广场和苹果山公园等城市重点部位的亮化、美化工程以及西出口民族文化园(一期)、城市垃圾收运系统、城区供水管网二期改造等工程,基本建成了金井河治理、城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环城东路改造等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和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2009年城镇化率达58.2%;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4.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41%。 环境: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9.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5.01%,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7.84万吨/日,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851.3万标立方米/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2.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全:全年生产事故数73起,比上年增长7.35%,死亡人数59人,比上年增长13.4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0起,增长21.21%,死亡人数49人,比上年增长36.11%;火灾事故数23起,增长4.55%,无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796.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