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淄博市淄川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1-23来源:淄博市淄川区统计局 点击: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80项,其中申报国家级计划7项。共有5个项目分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加强专利申请工作,专利申请748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有8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使全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5家。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优化教育布局,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统筹各类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生巩固率、初中生入学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率为100%。高考本专科录取人数达4099人。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5处,其中普通高中3处,普通初中27处,职业中专8处,小学60处,幼儿园84处。共有在校学生10992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569人,初中在校学生34531人,职业中专在校学生10503人,小学在校学生36235人。 文化和广播事业繁荣发展。组织举办了2009年淄川地区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表演、“鲁泰杯”淄博首届聊斋俚曲艺术节、大型焰火晚会等新春文化活动,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聊斋俚曲、孟姜女传说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掘、传承和保护;广播电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共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站1座,卫星收转站6座,广播电台全年播出时间6千时,电视台全年播出时间13千时。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为99.97%,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农村卫生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公共卫生整体推进,社区卫生稳步发展,爱国卫生深入开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5个,实有病床281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383人,其中执业医师1383人,注册护士1540人。 深入开展全民体育运动,唱响全民健身与全运、省运、市运同行主题,各类体育运动深入发展。在市十五届运动会上,淄川区以业余组金牌181枚、总分4211分,综合成绩金牌253.29枚、总分4808.83分夺得四项第一;以优秀组金牌63.79枚、总分559.83分夺得两项第二。同时,荣获市15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优秀赛区”荣誉称号。淄川区被市体育局表彰为业余训练先进区县、淄川区松龄街道办事处荣获“第六批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荣誉称号。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孝妇河沿岸景观改造工程、樊家窝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建园林绿地186.7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5.9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3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04%。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积极推进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全区累计共关停取缔各类污染企业近千家;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400余个;水污染治理项目11个;据批12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认真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监测数据12560个。 十一、物价与人民生活 物价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5%,比上年下降4.9%。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84元,比上年增加1079元,增长11.05%;人均消费性支出13784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8387元,比上年增加665元,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5789元,增长10.67%。年末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512元,增长8.1%。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 十二、劳动保障与人口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6.22万人次,全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支付社会保险基金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411人,就业转失业人员就业人数65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4206人。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出生人口5046人,出生率为7.5‰;死亡人口4882人,死亡率为7.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4‰。年末全区总户数为237289户,总人口为672995人,比上年减少772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