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淄博市桓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1-23来源:淄博市桓台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一年,也是桓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规划建设“一个中心四个片区”,集中发展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显着成效,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4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29.6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7亿元,增长21.2%。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4.3:67.8:27.9调整为4.4:66.5:29.1;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8%、58.0%和40.2%,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3、8.5和5.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6945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319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进展。完成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个层级城镇布局规划。完善了全县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各片区发展规划和城区供热、供排水专项规划。总长21公里的三条新外环基础工程全部完工,全面完成城区老居民小区改造。中心大街及东岳路南延雨污管线竣工投用。配套完善东岳路、少海路基础设施,完成寿济路、张田路绿化提升。县城公交站点全部改造,新开通桓台至博山301公交线路。红莲湖公园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全县52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20个村完成整村迁建改造,新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完成寿济路、张田路、803省道综合治理。荣获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群众满意双通县”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村镇垃圾治理全覆盖县。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够优,总量还不够大,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比较繁重。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5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82亿元,林业总产值3.76亿元,牧业总产值5.54亿元,渔业总产值0.38亿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06亿元。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克服低温冻害影响,小麦单产518公斤,玉米单产602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1.39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8.98万吨,秋粮总产22.41万吨。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456吨;蔬菜产量11.72万吨。高产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再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玉米、四色韭黄、细毛山药4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 林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67公顷,森林覆盖率24.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坚持飞防与生物防治并重,被评为全省美国白蛾防控先进单位。 畜牧产量较快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5655吨,比上年增长12.7%;禽蛋产量14400吨,增长13.5%;奶类产量11410吨,增长15.8%。年末,大牲畜存栏1.1万头,比上年增长129.2%;生猪存栏6.9万头,增长13.1%;羊存栏0.9万只;家禽存栏234万只,增长33.9%。全年生猪出栏13.56万头,增长13%;羊出栏1.2万只;家禽出栏531万只,增长8.8%。 渔业稳步发展。年末水产养殖面积666公顷,与上年持平。水产品总产量3700吨,比上年增长6%。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全县综合农机化水平达95%。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4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26.8万千瓦;拥有联合收获机2178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4276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2.2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4家,实现总产值1231.55亿元、销售收入1216.41亿元、利税122.23亿元、利润86.0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6%、38.0%、43.3%和62.1%。 工业产销保持平衡。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68%,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深入开展“工业结构调整突破年”活动,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对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用地扶持,扶持资金达1.97亿元。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2.89亿元,同比增长49.0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0.09%,比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马桥产业区、果里经济开发区和唐山氟硅材料产业园三个工业主导区完成产值939.5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6.3%。 建筑业综合实力增强。列入统计范围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特级和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9.3%,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天齐再次跻身中国建筑承包商60强。 建筑工程质量再创佳绩。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3项、“泰山杯”12项。圆满完成支援北川灾后重建任务,天齐、万鑫、新城建工、起凤建工承建的7个项目均获四川省最高质量奖“天府杯”,其中天齐承建的新北川宾馆、齐泰承建的永昌小学成为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工程”。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1.3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13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03.1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7.66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2.8%,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平稳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全年完成投资额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住宅投资额为4.63亿元。竣工房屋面积3.8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5.25亿元,销售面积41.82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