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运城市河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1来源:运城市河津市统计局 点击: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经济内生动力增强,跨越发展之势初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经济企稳回升、结构优化调整、效益改善提高、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协调,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上年的2.3:71.4:26.3调整为2.9:66.9:30.2。第二产业比重下降4.5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6和3.9个百分点,三产主导地位逐步凸显。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41289元,比上年增长0.03%。 全年财政收入183834万元,比上年下降5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337万元,比上年下降44.7%,一般预算支出76348万元,比上年下降33.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07人,实现自主创业213人,创业带就业381人,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01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农业总产值56622万元,增长20.7%;林业总产值2367万元,增长63.6%;牧业总产值16980万元,增长29.7%;渔业总产值159万元,增长3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500万元,增长33.9%。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63860亩,比去年增加12577亩;油料播种面积为7299亩,比去年减少2599亩;棉花播种面积为4747亩,比上年减少3320亩;蔬菜播种面积为44390亩,比上年增加9380亩。 加大造林投入,改善生态环境。2009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7000亩;完成干果经济林1000亩;汾河修复工程农田林网290亩;护岸林草2500亩;道路绿化共补栽各类苗木20万余株;绿化高速路出入口和一、二级道路衔接地段5公里,沿黄干线3公里,北城公园一期工程200亩,市内6条街道和下化乡政府街道等。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年末拥有机械总动力35.7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达1.3万千瓦时,农村化肥使用量11797吨,农用柴油使用量4970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坚持每年为农村办十件实事,全市80%农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饮水解困4万人,提前实现村通油路、村通广播电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个全覆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一系列保稳促调政策措施的有力提振下,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重点产业保持优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逐月向好,结构调整效果初显。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3.6亿元,比上年下降16.2%。实现工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下降2.0%,分别比前三季度提高了25.9个百分点、20.2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下降40.4%,集体企业增长65.7%,股份制企业下降6.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0.4%,重工业下降2.4%。企业效益逐步回升。2009年,河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228.3亿元和216.4亿元,分别下降25.2%和20.8%,利润累计为7.28亿元。从产销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8.4%,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0.0%,重工业销率98.5%,产销衔接良好。从全年走势来看,工业生产先抑后扬,企业效益呈现V字形,企业经营逐步正常化。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3家,完成总产值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4%;施工面积13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28.8%。建筑企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本地建筑企业在外市完成建筑业产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抢抓机遇加快投入。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76.8亿元,增长25.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下降70.1%;房地产完成4.4亿元,增长29.8%。从分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7亿元,增长77.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5亿元,增长41.0%;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5亿元,下降53.2%。 重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2009,全市施工项目个数有154个,比上年增加了50个。其中:建成康庄12万吨铝板材、鑫升4万吨炭黑,华晟60万吨焦炉、达康20万吨镍铁、华鑫源50吨线材、凯特2万吨石油催化剂、鑫诚3万根液压支柱及宏泰2亿块粉煤灰砖等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王家岭煤矿进展顺利,预计今年5月份投产。年产7000万立方液化天然气的太工天成项目进入试调阶段,预计今年8月份投产,华晟60万吨焦炉项目近期点火烘炉;宏达80万吨螺纹钢项目试车运行;喜民6000吨药源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需求持续转旺。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分行业看,零售行业实现零售额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9.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54.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8亿元,比上年增长44.6%。从实现增加值看,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3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9%。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的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物价水平年内小幅上升。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涨幅比上年回落了2.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4%,其中消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11.7%。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减幅较大。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8.4亿元,比上年减少52.3%。2006年34.1亿、2007年40.1亿、2008年38.4亿元。可用财力2006年8.5亿、2007年10.3亿,2008年11.1亿,2009年6.1亿元。造成减少原因有市场因素,也有政策性调整及结构性减税因素,主要是中铝、华泽、河津电厂三大国有企业税收大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