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运城市河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1来源:运城市河津市统计局 点击:
河津市统计局 〈2009年2月20日〉 2008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工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坚定发展信念、高扬发展旗帜、关注民生问题、强化社会管理,着力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河津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发展比较协调、物价涨幅冲高回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总体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01.6亿元,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140.3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1915元,增长8.4%。财政收入增速减慢,地方可用财力加大。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8.4亿元,同比下降4.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增长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69.6:28.7,三产主导地位逐步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9亿元;实现利税33.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4.5%。 和谐社会稳步前进。2008年市委、市政府为农民办的10件实事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推行,目前全市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4851人,各类敬老院发展为10家,内设床位818个,入住老人519人。解决农村1.6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户。农村改厕改建1000户,并给全市7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放240元生活补助金,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45人,全年新扩增参保人数16520余人,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424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655人。启动实施下化乡4个村整体搬迁避让工程,目前,下院、半坡、上化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南桑峪村主体工程也正在进行。投资80万元,为每个村配置5000元医疗设备,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农业抗风险动力薄弱;扩大投资的工程难度加大;工业企业效益滑坡,就业矛盾突出;社会管理压力加大;食品、农资类价格上涨引发了结构性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农业 2008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全市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8.5%。其中:(一)农业完成产值46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二)林业完成产值1171万元,上年下降35.3%。(三)牧业完成产值17339万元,比上年增长165.5%。(四)渔业完成产值148万元,比上年下降47.5%。(五)农业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6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 全市今年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实现了“四增一减”。全市今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4万亩,比上年增长6.6%。粮食播种面积为45.1万亩,比上年增长7.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23.3万亩,比年增长0.9%;秋粮播种面积为21.9万亩,比上年增长15.9%;油料播种面积9898亩,比上年增长43.2%;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比上年增长25%;棉花播种面积8067亩,比上年减少53.3%。 全市加大造林绿化投入,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2008年,共完成道路绿化100公里,道路交叉路口景点3万平方米,平原林网2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000亩,三北防护林工程10000亩,绿化村庄50个,环城2000亩,城市街道7条,厂矿企业20个。使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3.5%,全市林木绿化率为6.18%。 2008年,我市继续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促进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末,全市水浇地面积1.8万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3.9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达11920万千瓦时,农村化肥使用量(折纯)12642吨,农用柴油使用量达4442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工业作为我市主要实体经济,生产运行受到金融危机一定程度影响,但工业生产克服重重困难,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4.5%,占GDP比重5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4.9%。规模企业完成总产值314.7亿元,增长15.3%,完成销售产值290.1亿元,增长6.9%,产销街接仍保持高水平,产销率达92.2%。 主要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出现下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焦炭产量611.9万吨,同以下降19.3%;原煤产量79.3万吨,同比下降28.3%;电解铝产量36.9万吨,同比下降12%;氧化铝产量197.9万吨,同比下降11.7%;洗煤425.5万吨,同比下降39.0%;水泥产量38.1万吨,同比下降11.3%;发电量93.7亿度,同比下降10.7%;钢材70.5万吨,同比下降21.9%;生铁68.5万吨,同比下降7.7%。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市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主要目标,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成了节能减排年度目标。2008年关停淘汰落后设施,共淘汰200m3以下炼铁炉2座,水泥立窑2座,磨机2台,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焦炉8座,小火电机组一个。全年共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8个,共投资6.1亿元,年可节约标煤57万吨。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65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万元GDP能耗为3.98吨标煤,同比下降9.9%,化学需氧排放量下降38.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0.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3个,完成总产值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增加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6万平方米,下降1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0万平方米,下降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增长108.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下降98.7%;房地产投资3.5亿元,增长105.9%。在城镇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单位投资25.9亿元;第一产业投资2.6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6.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2.6亿元。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投资在5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07个,其中:华泽10万吨、博翔5.5吨、杰奥10万吨铝合金棒材,晋都5万吨铝型材,中达30万支陶瓷棒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建康5万吨铝板带箔材,康庄15万吨铝板材、龙门5万吨铝板材3个项目正在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