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济南市长清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6来源:济南市长清区统计局 点击: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显着增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经济发展持续平稳向好。初步核算,实现生产总值238.2亿元,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18.2%。人均生产总值42381元,增长13.4%。全区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5.6亿元和5.2亿元,分别增长30%和21.4%。全部税收总额12.1亿元,增长17.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08%,提高0.27个百分点。 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末的12.9:56.2:30.9调整为12.5:55.2:32.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3%,提高0.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税收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全部税收的86.5%。工业结构优化提升。年末高新技术企业7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5亿元,增长25.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加快节能技术推广应用,45个项目入选市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项目库;全面关停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拆除水泥立窑4座;银座奥森热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工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25%、22.4%,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3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8869元,增长10.3%。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生支出5.7亿元,占总支出的45%,比上年增长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启动,城乡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失地农民保障政策有效落实。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就业再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均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50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全区社会环境稳定,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82起,,打击犯罪分子816人,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破获经济案件81起,挽回经济损失1320万元,避免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维护了经济秩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事故呈下降态势。2010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6起,死亡44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11起,下降29.7%,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8.3%。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4%、16.8%和16.7%。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55.5:29.1调整为2010年的12.5:55.2:3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7.5%和1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12.4%。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财政实力还不够强,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仍需加强。 二、农业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制定实施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发展农业精品园20个,品牌基地5个,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0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109个。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进一步推进。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增加值22.6亿元、林业增加值1.2亿元、牧业增加值5.6亿元、渔业增加值0.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亿元。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粮食产量受秋季农田渍害影响出现小幅减产,全年粮食产量32.8万吨,较上年下降4.2%。畜牧业、蔬菜种植发展良好,肉、蛋、奶、菜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分别实现3.5万吨、3.2万吨、3.3万吨、70.7万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7万千瓦时。农业生产灌溉条件改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04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520公顷。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37.97万人,较上年新增1.14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好,经济整体实力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6家,比上年末增加23家;实现增加值109.7亿元,增长18.8%,其中集体企业12.4亿元,增长17.6%;私营企业49.9亿元,增长3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1亿元,增长1.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5.3亿元,增长15.6%。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9亿元,增长22.3%;实现利税48.1亿元,增长18.8%;实现利润26.4亿元,增长22.6%;亏损企业亏损额5452万元。产销衔接良好。全年产品销售率93.9%,保持较高的水平。 支柱行业快速增长。五大产业实现增加值7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9.7%。其中:食品药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增长13.6%,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增长19.3%;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增长2.1倍,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增长58.3%;建筑建材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5.6%,实现销售收入54.8亿元,增长20.4%;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6.4亿元,增长30.5%,实现销售收入174.3亿元,增长32.6%;压力容器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增长32.5%,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增长44.7%。 建筑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区资质等级以上企业55家,实现产值52.7亿元,增长12.8%,房屋施工面积642万平方米,增长26.9%,房屋竣工面积180万平方米,增长45.2%。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5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9.7亿元,增长14.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1%;第二产业投资55.3亿元,增长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5%,其中工业投资51.6亿元,增长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0.9%;第三产业投资71.5亿元,增长1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