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达州市万源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25来源:达州市万源市统计局 点击:
2010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和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之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7.17”特大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52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01288万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64533万元,增长7.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8.0:46.6:25.4,其中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3428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较少;市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村债务沉重;城乡居民增收步伐较缓;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的水平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186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50964万元,林业产值9453万元,畜牧业产值129266万元,渔业产值295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549万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7162公顷,粮食总产量294886吨,同比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150705吨,玉米产量73030吨,产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7.17”特大洪灾的影响;油料产量24475吨,增长1.7%;蔬菜产量160517吨,增长1.9%;水果产量9986吨,增长2.0%。 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年末生猪存栏53.48万头,同比增长4.2%,牛存栏16.32万头,羊存栏16.01万只,家禽存栏145.58万只。全年生猪出栏70.15万头,同比增长6.3%,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6.91万头、23.03万只和401.4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71650吨,同比增长6.3%;禽蛋产量3189吨,同比增长3.7%;水产品产量2914吨,同比增长5.2%。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5万千瓦,同比增长7.6%;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006吨,同比增长3.9%;农村用电量582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8%;农膜使用量665吨,同比增长0.8%。 全市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267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0246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1.3%。 全市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458处,投入资金9427万元,投工投劳38.16万个,完成土石方42.73万立方米。年末,全市371个村通电,367个村通电话,362个村通汽车,道路通畅率8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工业以资源转化为主线,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加快培育绿色建材、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大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不断培育壮大工业骨干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户,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1869万元,同比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98923万元,同比增长6.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6330万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总额12302万元,同比增长29.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原煤、铁合金、软饮料的产量分别增长42.0%、22.4%和43.3%。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0865万元,比上年增长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山区、革命老区、限制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努力用好我市被列为扩权强县、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投入。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0788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18928万元,增长5.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8998万元,增长22.3%;房地产投资完成22520万元,增长51.8%;农户投资完成50342万元,增长25.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270万元,增长6.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8187万元,增长24.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4331万元,增长7.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以“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为目标,坚持“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创新务实、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土地市场、建设秩序、拆迁安置、城市管理“四大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红军公园入口景观区、滨河路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一期)等城市重点工程竣工或投运,河西新区建设顺利推进,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永宁乡场镇治理、虹桥乡井坝“巴山民居、百年老屋”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示范工程。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大力实施“交通会战年”活动,全年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32780万元。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5450万元,建成通乡水泥路212.5公里,通村公路146公里。长坝至小河口、大沙至中坪、鹰背至望京、魏家至长乐4条农村断头公路,全长42.2公里,正在加快建设之中。积极支持达陕高速公路、城万快速通道加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