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贵阳市南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27来源:贵阳市南明区统计局 点击:
贵阳市南明区统计局 2011年3月1日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重点、求突破、促发展”的重要一年。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应挑战、保增长、扩内需、重民生、推改革、促开放”的各项措施,以“三创一办”为载体,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执行力,努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协调发展的态势,圆满完成了2010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核算,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与往年相比发展较快,增加值实现4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增加值实现17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0.79%、24.77%、74.44%调整为0.71%、20.65%、78.64%,产业结构继续保持稳定的“三、二、一”结构。 “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848.44亿元,年均增长14.3%。 非公经济日益壮大,支撑作用愈发明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98.10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529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8871万元;牧业产值6270万元;渔业产值5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9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支撑全区经济稳步增长。从区域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9.05亿元,工业增加值26.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5%、10.32%。其中,国有企业1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7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0.02%;非公有制企业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56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6.48%。按轻重工业分组:轻工业企业2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01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7.45%;重工业企业3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3.04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82.55%。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从右图可以看出,重工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2.55%,工业产值与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高于轻工业12.17、5.43个百分点。 2、公有制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非公有制。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超过80%,达到83.52%,同时,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快于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18.80和11.51个百分点。 3、行业发展不均衡。对各行业完成情况分析发现,部分行业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这部分行业所占全区工业比重仅为16.2%,对全区工业的整体提升贡献不大。相反,占全区工业比重达83.8%的电力、钢铁、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速度呈低速增长,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十一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626.87亿元。 注:增长速度是按各年调整基数后的产值测算。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 17.9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5.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31.48亿元,其他产值7.0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1亿元,税金总额7.73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223.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9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77.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98%。房屋竣工面积460.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81%。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招商引资 完成了东二环南明段道路全长9公里的拆迁工作和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拆迁工作。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与中国水利水电集团采取BT模式,投资40亿元,全面启动了片区“四路四沟”主要道路骨架网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汤巴关“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也进入实施阶段。新路口、瑞花巷、大庆路马路市场等38个农贸市场全面完成搬迁、取缔、改造。以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了项目的实施管理,实事和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彭家湾棚户区改造、龙洞堡新区开发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年完成投资总额118.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0%,从投资分类情况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5.09亿元,比上年下降36.4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1亿元,比上年增长7.72%;房地产投资完成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58%;其他投资完成2.6亿元,比上年下降69.94%。 “十一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420.52亿元,年均增长12.57%。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58%。房屋 施工面积达812.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达587.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47%。本年新开工房屋面积289.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0.09%。其中:住宅面积214.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7.73%,竣工房屋面积136.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4.95%。其中:住宅面积93.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53%。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3.6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6.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6%、35.91%。商品房空置面积16.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 “十一五”时期,全区共引进项目2552个。其中,一产项目2个,工业项目129个,三产项目2421个,项目涉及药业、物流、房地产、金融服务、酒店管理等各类产业,总投资达300亿元。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38亿元,其中,市外资金231亿元。内资到位总量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引进贵州江苏商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贵阳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中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注册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此外,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突出重点面向央企招商,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等央企达成116.33亿元的投资协议。重大项目的集聚发展,必将拉动我区经济高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