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六安市舒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2来源:六安市舒城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舒城县上下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牢牢把握融入省会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大机遇,继续实施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县城重点工程建设三年实施计划、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农业发展三年振兴行动计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的发展势头,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的句号,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显着扩大。全县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有利时机和“一圈一带”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积极进取、乘势而上,推动了全县经济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5.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比例为23.0︰42.3︰34.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32.9%,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9586元,比上年增加1581元。 从业人员稳步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2.5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1.57万人;第二产业13.93万人;第三产业7.09万人。 二、农业 201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9718公顷,增长2.7%。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粮食播种面积61959公顷,增长0.8%;产量409935吨,增长2%。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7966公顷,产量346328吨。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9885公顷,产量35092吨,分别增长6.7%、0.6%。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19186公顷,产量34208吨,分别增长7.4%、2.5%。茶叶生产形势较好。全县茶叶产量达2159吨,比上年增长6.5%。“舒城小兰花”荣获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我县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水果(含菜用瓜)产量2.9万吨,增长11.5%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森林面积98354公顷。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8301亩,完成现有林培育23836亩,封山育林5201亩,义务植树181万株,四旁植树222万株。全年生猪饲养量34.8万头,增长1.8%,其中出栏20.9万头,存栏13.9万头,分别增长0.8%、3.3%。家禽全年饲养量2311万只,增长5.3%。禽蛋产量2.1万吨,增长5.5%;全年累计实现肉类总产量44389吨,增长0.7%。水产品养殖面积7664公顷,增长1.6%;产量34662吨,增长3.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0%。农用拖拉机12665台,增长5.4%;农用运输车4954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万吨,增长2.1%。乡、村办水电站17个,装机容量2.2万千瓦,发电量1935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42020公顷。 三、工业、建筑业 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净增29家,达到156家。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73574万元,同比增长29.6%。规模企业用电量14006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8.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08683万元,同比增长47.5%;其中亿元企业29家,比上年增10家。新增企业实现产值81933万元。规模工业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9020万元,增长44.1%,增速超轻工业18.6个百分点。23个重点行业产值全部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速超过100%,分别增长489.3%、304.3%、292.4%、196.9%、152.6%、136.7%、100.8%。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如体育器材及配件、商品混凝土、塑料制品、服装等产品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体育器材及配件,产量达12173千元,增长233.3%;商品混凝土产量62315立方米,增长222.6%;塑料制品25327吨,增长171%;服装808.82万件,增长113.5%。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实现利润4.68亿元,增长51.9%;实现利税6.17亿元,增长4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6.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9.73亿元,增长47.7%。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资质等级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建筑业总产值4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62970万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84575万元,同比增长46.6%;房地产完成投资68081万元,同比增长27.2%;农村项目投资10314万元,同比增长4.3%。全县在建项目个数596个,同比增175个;本年新开工项目519个,同比增214个。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050万元,同比增长3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8839万元,同比增长50.4%。其中工业投资222800万元,增长37.2%。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近一半,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8.5个百分点。二产投资主要是制造业,制造业完成投资202836万元,同比增长53.1%,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43.8%。在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投资39291万元;皮革毛皮及制造业完成投资26305万元;金属制品业完成投资19309万元;交通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701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9081万元,同比增长31.2%。 五、贸易、旅游业 2010年全县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760万元,同比增长19.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1043万元,同比增长10.9%。批发零售业稳步增长。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8599万元,同比增长19.4%。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5020万元,同比增长62.8%;零售业零售额303579万元,同比增长16.8%。餐饮业较快增长。全县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162万元,同比增长16.1%,其中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543万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住宿业快6.7个百分点。限上企业增势强劲。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990万元,同比增长71.3%。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0590台(件),总金额1.96亿元。家电以旧换新累计回收旧家电1986台(件),销售1753台(件),实现销售额590万元。新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60家。 旅游市场持续兴旺。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7%;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76亿元,增长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