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六安市霍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2来源:六安市霍邱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霍邱按照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和市委、市政府“三大跨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治水安民战略、发展支柱产业战略、城乡统筹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发展以矿冶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经济、以城区建设为重点的城镇经济、以激活投融资为重点的财政金融经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治生态建设,着力打造“四个强县”,实现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据初步测算,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42.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6%,总量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5.34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41.61亿元,增长8.2%。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1%,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45.76%,比上年上升1.3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9.34%,比上年提高4.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29.14%,下降1.96个百分点。 年末实现财政收入121568万元,同比增长35.1%,收入总量连跨三个亿元台阶,首次进入全省10亿俱乐部,位居全省二类县和全市县区首位。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担纲主角,全县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大主体税种共完成77782万元,净增收25190万元,同比增长47.9%,对全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4%,拉动财政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75369万元,净增17730万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72345万元,同比增长15.9%。 二、农业 围绕市粮食“双百亿”工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抓好粮食生产。扎实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围绕建立50万亩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实施“万千百”高产创建示范工程23万亩,县里重点抓好农业部4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亩增产10%以上。通过示范引导,带动了我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整体提升。继续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积极创新品种淘汰机制,进一步优选水稻挂钩品种,由去年的38个减少到20个、搭配品种5个。 全县粮食作物连续七年喜获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8亿元,可比价增长4.9%。当年粮食播种面积210734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6823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437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51.77万吨,比上年增加2.97万吨,增长2%;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 棉花产量2291吨,增长109.4%;油料产量33687吨,下降3.4%;麻类1211吨,下降13.0%。 全年生猪出栏136.1万头,同比增长4.3%。;家禽出栏1935万只,同比增长3.5%,肉类总产量15.07万吨,同比增长2.0%;蛋类总产量5.3万吨,同比增长0.6%。 水产品产量7.92万吨,同比增长10.0%。其中:捕捞产量2.25万吨,增长38.56%;养殖产量5.67万吨,下降6.7%。 皖西麻黄鸡公司原种场被授予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城东湖、城西湖、龙潭水库实现生态养殖;水门塘水产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健康养殖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阶段验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3个。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14497公顷,增长3.0%;旱涝保收面积87172公顷,增长3.2%;机电排灌面积59406公顷,下降2.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4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9%;农用拖拉机10.9万台,增长4.0%;农用运输车9766辆,增长3.9%。全年化肥施用量26.95万吨,下降4.0%。农村用电量2.38亿千瓦时,增长1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达157家,比上年同期净增36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同比增长74.3%,其中超2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4家;超1亿元企业36家,累计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在全市县区中居第一位,同比增长33%。 年末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42.37亿元,增长36.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9亿元,增长20.7%。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96亿元,增长31.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1.2%,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8.37%,其中采掘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61%。25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黑色金属采选业实现产值77.96亿元,增长93.64%;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7.05亿元,增长85.6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产值5.11亿元,增长106.2%;工艺品及其他制品业21.96亿元,增长51.2%。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工业用电量持续增加。2010年工业用电量为6.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8%。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7.86,比上年增加109.6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57亿元,比上年增长80.1%,利税18.91亿元,增长161.8%,其中实现利润12.7亿元,增长296.8%。 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1.76亿元,增长16.6%;施工面积118.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竣工面积103.26万平方米,增长1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末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8.91亿元,增长50.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03亿元,增长78.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3亿元,增长25.4%。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36.7%;二产完成投资51.97亿元,增长55.8%,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5.83亿元,同比增长51.5%;三产完成投资24.49亿元,增长40.5%。 重点工程快速实施。阜六高速、阜六铁路正在如期施工建设。首矿大昌项目正式开工。105国道大中修、霍寿路改建、霍马路维修和5座危桥改造全面完成。实施户胡至石庙等通乡油路51公里。民生堤坝顶硬化、老圈行水库除险加固、宋店电管站建设如期竣工。龙潭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正在扫尾。城区自来水厂扩建和自来水管网改造、城南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基本完成。沿岗河治理工程加速实施。新建通信基站131个,铺设光缆1100公里。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 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188万元,同比增长19.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96454万元,同比增长19.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34万元,同比增长16.7%。按行业分,批发业22476万元,同比增长22.4%;零售业446027万元,同比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55685万元,同比增长24.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1786万元,同比增长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