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2来源: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统计局 点击: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7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2万元,增长96.6%。财政支出13208万元,增长14.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9元,增长23.4%,教育支出3728元,增长8.3%,农林水务支出2624万元,增长89.3%,社会保障支出1540万元,下降3.6%,医疗卫生支出507万,增长132.6%,科学技术支出268万元,下降11.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02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782万元,增长1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89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585万元,增长13.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60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750万元,增长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区拥用普通中学11所,小学3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600人,小学在校学生8600人,职高在校学生300人,专职老师94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9.5%,幼儿园(班)幼儿430人,全区学校危房改造投资289万元,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校舍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2009年共争取落实到位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6项,到位资金310万元。分别是国家级的863专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化技术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技术》,资金165万元,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5万元共2项;省级4项,一是省级科技特派员试点区10万元,二是毛集可持续发展专家大院10万元,三是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10万元,四是焦岗湖的鳜鱼标准化生产项目40万元。以科技项目的快速实施来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逆势争先。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艺创作成绩飞跃。全区有民间推剧团1个,艺术团1个,唢呐队11支。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60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在全市少儿艺术节演出、首届花鼓灯舞蹈大赛和全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暨群众性歌咏大会上,我区选送的节目都有骄人表现,成绩良好。全年共开展了文化惠民和文化“三下乡”演出活动6场。成功举办了2009年物质文化交流大会的主场文艺演出。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区卫生机构8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3个;医疗病床212张,卫生人员26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2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1.6张。进一步落实了有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标系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各种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疫病防疫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区参合农民达到83150人,参合率为81.2%,全区共补偿医疗费用1116万元,其中住院补偿费用786万元,慢性病补偿费用78万元,得到万元以上补偿金86人,最高补偿金达6万元。2009住院率为5.8%,受益率为7.7%,分别比2008年提高1.2和1.8个百分点。 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积极组织参加了全市第六届运动会。捧回了5金13银14铜共计32枚奖牌,排在了全市第六的可喜业绩,为我区竞技体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组织参加了全市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节,获得了集体第四名,自行车慢骑第三名,六洲棋第六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为41503户,比上年增加928户,总人口131840人,比上年增加7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097人,农业人口103743人;城镇化率为21.3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39‰,死亡率为3.73‰,自然增长率为7.66‰,下降0.13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69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377元,比上年下降12.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75元,比上年增长9.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67元,增长22.1%,其中食品支出1232元,增长2.9%,交通和通讯支出223元,增长23.5%,居住支出633元,增长91.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97%,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增加1.8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637户次、44820人次,保障覆盖面达3.6%,全年发放资金达301.1万元。城市低保在巩固应保尽保、加强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分类施保,逐步提高人均月补差水平。全区享受城市低保13017户次、24518人次,发放资金345.8万元。全区有养老院3所,五保老人1313人,发放资金232.6万元(转移支付162万元),其中散居五保户1150人,发放资金162万元,集中供养五保户163人,发放资金70.6万元,并全部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有130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有650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00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保护已全面落实,年末全区13个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全年共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投资305万元。全年共办理环境信访与投诉案件28起,其中:大气污染投诉26起、其它环境投诉2起;结案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现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市级生态示范村6个、区级生态示范村8个。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10起,直接经济损失86万元,全年发生交通事故84起,直接经济损失33.2万元,比上年下降23.7%。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为第二次经济普查调整数,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