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合肥市长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2来源:合肥市长丰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实现三化联动促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1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0.21亿元,增长28.8%;第三产业增加值37.43亿元,增长17.8%。三次产业比例为22.5:54.8:22.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441元,比上年增加5042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2万亩,比上年扩大1.9%;油料面积41.8万亩,比上年下降11.5%;棉花面积8.8万亩,比上年扩大4.8%;蔬菜面积16万亩,比上年扩大10%。草莓种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扩大20.2%。 全年粮食总产量61万吨,比上年增长0.6%,连续七年丰收;油料产量5.28万吨,比上年下降23.8%;棉花产量5945吨,增长1.5%;蔬菜产量22.87万吨,增长6.8%;草莓产量15.4万吨,增长21.3%。 全年肉类总产量12.11万吨,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7.56万吨,增长1.3%。禽蛋产量2.2万吨,下降1.2%;牛奶产量3.08万吨,增长11.9%;水产品产量3.03万吨,增长13.7%。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农用拖拉机6.18万台,增长2.9%。化肥施用量(折纯)67063吨,增长5.9%;农村用电量13061万千瓦时,增长3.2%。全年有效灌溉面积98.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4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74亿元,增长32.9%。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79户,比上年增加56户。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8户,比上年增加19户。全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9.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43.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11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利税总额11.86亿元,增长49.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86亿元,增长18.6%。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0.08亿元,增长29.7%;实现利润总额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5%;房屋竣工面积220.22万平方米,增长17.2%。建筑业从业人员2.11万人,增长1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施工项目442个,比上年减少8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37个,比上年减少100个,本年投产项目265个,比上年减少7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47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工业投资102.03亿元,增长25.9%;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4.1亿元,增长29.5%;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19.23亿元,增长10.9%。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面积72.13万平方米,增长79.8%,销售额27.03亿元,同比增长108.2%。全年38个“1346”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14亿元。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05亿元,增长9.8%,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1.54万户,比上年减少2.18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38.51万户,比上年增加9.66万户。 六、商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1亿元,增长2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5亿元,增长21.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9.98亿元,增长20.9%;餐饮收入2.44亿元,增长23.7%。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76亿元,增长29.1%;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20.8亿元,增长20.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税收收入12.87亿元,增长43.5%,非税收入1.01亿元,下降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9亿元,增长31.4%。财政支出20.19亿元,增长29.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6亿元,增长33.7%;教育支出4.91亿元,增长28.2%;城乡社区服务支出1.63亿元,增长94.9%;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9亿元,惠及城乡居民94万人次。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7.46亿元,比年初增长40.2%。其中,企业存款20.19亿元,增长59.9%;储蓄存款43.93亿元,增长23.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58亿元,比年初增长33.8%。其中,短期贷款28.75亿元,增长15%;中长期贷款11.61亿元,增长90.9%。 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减少1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70万元,比上年减少11.8%;人寿险保费收入0.85亿元,比上年减少14.8%。赔款和业务支出2627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343万元,下降4.2%;人寿险业务赔款与给付284万元,增长77.5%。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5.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0.87万人;小学164所,在校学生4.32万人;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1.26万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4.5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54%。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剧团1个,图书馆1个,藏书7.7万册,文化广播电视站14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1个(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2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615张。全县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4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47人、注册护士345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2.1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6万人,农业人口66.69万人。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5元,增长1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7.6%,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2万人,比上年增长44.6%;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5万人,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42万人,增长1.2%;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数66.65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866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91万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0.98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