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合肥市长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02来源:合肥市长丰县统计局 点击: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9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67.62亿元,增长31.5%;第三产业增加值32.11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比例为24.6:51.1:24.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399元,比上年增加2926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6.59万亩,比上年扩大2.6%;油料种植面积47.2万亩,比上年扩大5.5%;棉花种植面积8.4万亩,比上年下降7.5%;蔬菜种植面积14.55万亩,比上年扩大11.8%。草莓收获面积8.65万亩,比上年扩大19.6%。 全年粮食总产量60.61万吨,比上年增长2.1%,连续六年丰收;油料产量6.93万吨,比上年下降0.1%;棉花产量5859吨,增长3.6%;蔬菜产量21.42万吨,增长12.2%;草莓产量12.7万吨,增长45.8%。 全年肉类总产量11.7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产品产量3.07万吨,增长19.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9%;农用拖拉机60019台,增长5.6%;农用运输车5438辆。化肥施用量(折纯)63324吨,下降4.7%;农村用电量12660万千瓦时,增长22.3%。全年有效灌溉面积9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2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4.27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82亿元,增长3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25户,比上年增加46户。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9户,比上年增加4户,鸿路钢构产值首超30亿元。全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2%,工业占GDP比例达40.6%,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63亿元,同比增长57.4%;实现利税总额15.38亿元,增长73.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2.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25.7%。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0.89亿元,增长45.7%;实现利润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42.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5.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6%;房屋竣工面积34.52万平方米,增长10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施工项目522个,比上年增加4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37个,比上年增加78个,本年投产项目272个,比上年增加24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86亿元,同比增长48.0%,其中,工业投资81.05亿元,增长53.2%;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1.24亿元,增长55.7%;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17.35亿元,增长28.9%。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商品房销售面积40.11万平方米,增长26.1%,销售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63.1%。全年38个“1346”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8.1%。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78亿元,增长21.2%,本地电话(含小灵通)年末用户13.72万户,比上年增长1.5%;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8.85万户。 六、商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县城零售额7.46亿元,增长21.6%;县以下零售额11.23亿元,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19亿元,增长21.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44亿元,增长24.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3亿元,增长28.1%。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36.4%,营业税增长16.4%。全年财政支出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6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7.8%。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6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5.55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同比增长15.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07亿元,比年初增加7.07亿元,同比增长29.5%。 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减少2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6%;人寿险保费收入1亿元,比上年减少32.9%。赔款和业务支出2605万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445万元,下降10.4%;人寿险业务赔款与给付160万元,增长35.6%。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5.3万人;其中,职业初中3所,在校学生0.3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0.93万人;小学184所,在校学生4.83万人;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1.09万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0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59%。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剧团1个,图书馆1个,藏书7.5万册,文化广播电视站16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8个,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359张,比上年增加119张;卫生技术人员1300人,比上年增加1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51人,注册护士325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80.63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非农业人口10.28万人,农业人口70.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384人,出生率11.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增长12.7%。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22万人,比上年增长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39万人,比上年增长0.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1万人,比上年增长9.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3.66万人,增长3.9%;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42万人。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803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86万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0.98万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