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6-02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统计局 点击:
成都市青白江区统计局 2011年4月20日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按照建设“生态青白江,现代产业城”的总体思路,以扩大开放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之路。抓重大项目推进,促进了各行业平稳发展,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已连续2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7.97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35亿元,增长10.3%。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5.2:74.1:20.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1282元,增长25.5%。 图1 2006—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GDP的比重为4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5%。民营工业增加值5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从业人员达24.61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7.0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332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149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9.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9.57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6.7%上升为57.9%;牧业实现产值5.52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5.3%下降为33.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88万公顷,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4.89万吨,比上年下降0.3%;油料总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长1.5%;肉类总产量2.63万吨,比上年上升3.1%。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1)。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万吨 14.89 -0.3 油 料 万吨 1.29 1.5 肉 类 万吨 2.63 3.1 #猪 肉 万吨 2.10 4.4 禽 肉 万吨 0.43 — 牛 奶 万吨 0.41 -2.1 禽 蛋 万吨 0.40 3.3 蔬 菜 万吨 16.12 -2.0 水 果 万吨 2.07 -5.9 水 产 品 万吨 0.3 53.5 生 猪 万头 30.3 —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1.52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1万千瓦,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3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5.14亿元,增长24.8%;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8.9%,工业集中度达67.7%。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2)。 主导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区冶金、建材、化工和机械四大重点行业完成总产值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1.3%(见图2)。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化肥(折纯量) 万吨 33.0 -17.5 #尿素 万吨 32.4 -3.0 三聚氰胺 万吨 4.4 -10.2 化学纤维 万吨 4.1 13.9 玻璃纸 万吨 0.5 — 钢材 万吨 222.7 8.5 #钢管 万吨 106.4 6.7 合成洗涤剂 万吨 15.5 4.7 汽车 万辆 2.0 -33.3 铁路轴承 万套 57.87 48.3 玻璃纤维纱 万吨 13.3 25.5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图2 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99.7%;资产负债率为57.2%;总资产贡献率为5.9%;实现利税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95.1%;企业亏损面13.1%。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1.79亿元,比上年增长9.3%,竣工产值3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房屋施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见图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4.6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4.59亿元。 图3 200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房地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按项目地)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60.0%;其中商品房开发投资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68.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5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7%,商品房销售额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72.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37亿元,增长317.8%;零售业零售额27.09亿元,增长10.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28亿元,增长36.2%。分地域看,城镇零售额34.11亿元,增长16.9%;乡村零售额1.63亿元,增长47.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0.09亿元,增长37.2%;集体经济零售额0.14亿元,增长65.8%;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32.87亿元,增长14.8%;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2.64亿元,增长75.3%。 六、对外开放 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总额169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1%。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全年引进到位省外资金98.3亿元,比上年增长59.8%,实际利用外资180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公路里程达744.4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25.8公里。 客货运继续增长。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073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6.4%。公路货运周转量4110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3.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地方财政收入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地方税收收入8.37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增值税1.59亿元,增长61.3%,营业税2.19亿元,增长39.5%,城建税0.84亿元,增长52.0%,企业所得税1.29亿元,增长99.4%,个人所得税0.27亿元,增长62.0%。全年财政支出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