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阳江市阳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6-08来源:阳江市阳东县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正确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稳健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旅旺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12.2%。三大产业比例为23.8:50.8:25.4。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4%、70%和23.6%,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9个百分点、9.5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4381元,增长13%。民营经济增加值62.76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9.5%,增长15.5%。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8亿元,增长18.1%。其中,税收收入3.3亿元,增长8.5%,非税收入0.98亿元,增长67.6%。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7亿元,增长7.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亿元,增长1.1%;教育支出1.78亿元,增长6.1%;农林水事务支出1.73亿元,增长74.5%。 全年价格总水平下降。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下降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5.8%,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下降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下降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1.3%,宾馆住宿价格指数下降11.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压力加大,第三产业增量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和治安仍需进一步改善等。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89亿元,增长4%。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2.3%、1.9%、7.1%、4.2%和3.6%。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4.5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67万亩,同比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8.7万亩,增长4.3%;花生种植面积10.25万亩,下降4.2%。全年粮食总产量15.48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19.79万吨,增长4.8%;花生产量1.41万吨,下降4.2%。年末水果种植面积36.8万亩,增长0.4%;水果总产量6.67万吨,下降10.8%。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2.28万亩,水产品产量21.05万吨,增长5.9%,其中,海洋捕捞6.38万吨,增长4.6%;海水养殖12.59万吨,增长4.6%。肉类总产量3.59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2.54万吨,增长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园区开发面积107.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23万平方米;购地落户企业23家,减少13家;新上马企业90家,减少11家;新投产企业83家,减少17家。 年末全县工业企业(不含个体户)100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3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7.94亿元,增长19.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72亿元,增长21.6%,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86.4%。其中,轻工业123.81亿元,增长22.1%;重工业29.91亿元,增长20%。股份制企业产值82亿元,增长2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57.28亿元,增长19.7%。 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1家,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10%;其中竣工产值4.48亿元,竣工率达81.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万平方米,减少4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万平方米,增长1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4亿元,增长30.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55亿元,增长45.2%;更新改造投资3.02亿元,增长30.9%;房地产开发投资6.74亿元,增长47.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2亿元,增长35%;农村投资9.84亿元,增长16.3%。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2.3亿元,占34.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2.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4.1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83万平方米,增长22.2%;商品房销售额7.27亿元,减少1.7%。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645.6公里。其中,通车里程1420.05公里;等外公路225.55公里。总计中,一级公路127.99公里。 年末民用机动车辆12.32万辆,比上年增加2041辆。总计中,民用汽车拥有量8621辆,增加1559辆,其中载货汽车2415辆,载客汽车6178辆;摩托车11.45万辆,增加1710辆。 全年货物运输量887万吨,增长15.3%;货物周转量47149万吨公里,增长16.8%。旅客运输量287万人次,增长7.1%;旅客周转量22436万人公里,增长20.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2亿元,增长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05万元,增长7.1%;电信业务总量1.88亿元,增长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7.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82万户。全年收寄邮政函件42.4万件,特快专递6.87万件,报刊杂志累计发行212万份。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2亿元,增长22.4%,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县城零售额11.69亿元,县以下零售额22.22亿元,分别增长22.3%和22.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44亿元,增长18.8%;零售业24.67亿元,增长23.9%;住宿餐饮业5.57亿元,增长18.7%。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46.43亿元,增长20.3%。其中,批发额18.33亿元,增长16%;零售额28.1亿元,增长23.3%。 七、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外贸企业出口0.95亿美元,增长28.9%;三资企业出口1.15亿美元,下降9.9%。 全年新办三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37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合同利用外资7012万美元,增长1.5%。 八、金融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68亿元,增长0.7%;企业存款11.26亿元,增长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79亿元,增长24%。其中,短期贷款16.74亿元,增长20.5%;中长期贷款9.99亿元,增长57.1%。 九、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3.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际游客10.68万人次,增长1%;国内游客153.05万人次,增长14%。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65.02万人次,增长6%。全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游16.09万人次,下降33%。其中,省内游10.16万人次,省外游5.93万人次,分别下降33%和3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增长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