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宝鸡市太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4-03来源:宝鸡市太白县统计局 点击:
太白县统计局 2011年3月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大突破”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六个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133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4952万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866万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1:39.9:26.0变为36.4:38.4:25.2,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份额上升而第二、三产业略有下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541元,比上年增长18.8%。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668万元,增长32.3%,地方财政收入2656万元,增长32.4%;财政支出35789万元,比上年增长35.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农业产值41211万元,增长31.8%;林业产值6365万元,增长12.6%;牧业产值5461万元,增长16.7%。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稳步进行,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201吨,比上年减少8.2%。其中夏粮1781吨,比上年下降32.3%;秋粮8420吨,比上年下降1%。蔬菜产业取得新突破,全年种植“太白山”牌绿色蔬菜95772亩,比上年增长12.6%,产量达373512吨,比上年增长22%。 畜牧产业稳定增长。畜禽存栏11.8万头(只),比上年增加3万头(只)。 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年造林36900亩,封山育林98000亩,主要林产品产量较上年有所下降,林产品产值为 2186万元,比上年下降26.8%。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 10201 -8.2 夏粮 吨 1781 -32.3 小 麦 吨 1781 -32.3 秋粮 吨 8420 -1 玉 米 吨 6683 2.9 大 豆 吨 676 -35.7 油料 吨 268 -4.6 蔬菜 吨 373512 22 水果 吨 3170 -7.7 核桃 吨 458 -67.2 花椒 吨 203 -26.7 板栗 吨 810 -39 肉类总产量 吨 4060 6.9 奶类产量 吨 98 8.9 禽蛋产量 吨 245 19.5 肉猪出栏数 头 31670 9.8 大牲畜年末数 头 11968 9.4 猪年末数 头 18040 12.8 羊年末数 头 18652 -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1600万元,增长26.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 1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4%。实现工业增加值26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300万元,增长17.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3307万元,增长19.0%。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有所回升。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黄金 公斤 1610 -2.1 水电 万千瓦小时 66427 38.9 钨电极 公斤 76647 5.5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名称 本年实际 增减(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 24.9 0.8 资产负债率 51.3 0.6 流动资产周转率 2.77 0.52 成本费用利润率 65.2 40 全员劳动生产率 68537 6057(元/人) 产品销售率 96 0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到2919个,从业人员8262人,完成企业总产值94709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营业收入9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建筑业持续发展,管理进一步规范,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3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建筑工程100240万元,设备器具购置96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6650万元、41455万元和53095万元。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完成投资14344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3381万元。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662万元,道路运输业855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业29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510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发展。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781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10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3238万吨公里。全县从事运营车辆682辆,其中:客运92辆,货运590辆。移动电话用户达358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9.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迅速,总用户达2200户。 六、商业贸易、旅游 商业流通领域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增加了销售网点,流通格局有较大改进。消费品市场商品充足,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城镇零售额为2.21亿元,增长18.2%,乡村零售额0.81亿元,增长18.2%;从各行业看: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2.58亿元,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22万元,增长23.5%。 全县拥有3A旅游景区1处,全年接待游客51.03万人次,增长1.99倍,旅游综合收入2.55亿元,增长170%。 七、金融 货币存贷款稳步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3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4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农业贷款369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 八、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 年末共有普通中学4所,小学9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53人,小学专任教师388人。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01人,小学在校学生 379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46.8%. 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了“红叶节”、“两节一会”等大型活动13场次,继续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放映910场次,送图书下乡16000册。城区数字电视用户达1700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5200户。 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县体育局获省级“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先进集体”称号,在各级运动会上共获团体奖13个,获金牌42枚、银牌30枚、铜牌12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