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泰安市宁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4-16来源:泰安市宁阳县统计局 点击:
大项目投资拉动明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91个,过亿元项目72个,同比增加15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9个、增加6个,过10亿元4个,增加2个。投资内涵不断提升,全县扩建、改建及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4.9亿元、增长23.2%,其中改建及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23.4%。 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亿元,增长31.3 %,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火爆,销售面积达到19.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和123.8%。 五 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4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1.1亿元、增长19.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3亿元、增长12.9%,市场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经营单位数达到257家,比上年增加111家。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县级市场和县以下农村市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6亿元和40.8亿元。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增速高于县级市场0.5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快速恢复。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21万美元,增速由上年的下降22.7%转变为增长32.3%,其中进口总值达到613万美元,增长38.1%;外部需求明显扩大,实现出口总额4408万美元,增长3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省口径)669万美元,增长67.7%。 图5 2005-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 六 交通运输邮政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11.1公里,其中国道32公里,省道116.8公里,县道272公里,乡道193.8公里,村道896.5公里。全县营业性运输车辆拥有量(交通局口径)10884辆,其中客运车辆347辆,8093客位;货运车辆10537辆,24394吨位。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573.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6515.8万元。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收支稳定增长。完成税收11.34亿元、增长24%,其中国税、地税收入分别达到6.88亿元和4.46亿元,分别增长16.6%和37.4%。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收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39.3%、33.4%;重点财政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45.6%、83.7%、32.4%、29.1%、39.2%。 金融市场健康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6.5亿元、增加0.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71.1亿元、新增10.6亿元,占全部新增额的76%。各项贷款余额53.1亿元、较上年增加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2亿元、新增1.7亿元,中长期贷款11.8亿元、新增4.5亿元,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保险业发展平稳。全年保费收入16148.5万元,增长7%,其中财险和寿险收入分别为2806.5万元、13342万元,分别增长8.1%和6.8%。全年保费支出6771万元,增长9.5%,其中财险和寿险分别支出2031万元、4740万元,分别增长8.5%和10%。 八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其中小学76所(不含24处教学点),初中19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2所。总在校学生87804人,其中小学50205人,初中19307人,普通高中8147人,职业教育10020人(含宁阳卫校303人),特殊教育125人。幼儿园54所(不含学校附设园),在园幼儿20167人,学前1年、3年入园率分别达到100%、95.5%。小学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99.9%,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7%;“三残”儿童总体入学率100 %,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示范县”。中等职业学校安置率97%。高中段入学率95.1%。乡镇成教中心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895人次。师资配备良好,专任教师 6747人,其中幼儿园364人(不含学校附设园),小学3409人,初中1615人,普通高中1026人,职业学校 308人(含宁阳卫校),特殊教育学校25人。 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高。全年申请专利423件,其中发明专利136件,授权专利136件。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0多项,获市科技进步奖6项。对上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新增省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家,市级6家,院士工作站达到2家。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新发展。蟋蟀、大枣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省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0个,成功争取山东省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并列入省“十二五”规划,为泰安市唯一。全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总数发展到6家;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3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8%,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协调推进。全县拥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剧院、艺术表演场馆各1处,新增艺术培训考级中心1处,成立了“泰阳高歌”艺术团,《枣花报》创刊发行。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健全。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3处,其中县直院、所、中心6处,医疗集团1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乡镇卫生院12处,精神卫生中心1处,矿医院1处。设乡镇防保站13处,农村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55个,村级卫生所48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2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96人,其中执业医师1034人,执业助理医师372人,注册护士924人。全县配备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921件,开放床位3006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巩固提高。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1.8万人,农民参合率达到100%,参合农民受益人次247.6万,报销金额8584.2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106.4%,大病患者报销最高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保大病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预防保健工作扎实有效。一类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保持在99%以上。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98.3%、98.4%。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我县运动员在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上,勇夺皮划艇项目2枚金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山东省“百县篮球、千校乒乓球、万人象棋”宁阳赛区比赛,获得“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新建体育示范村33个,承办市级比赛1次,县级体育比赛8次;开展国民体质监测1500人次;发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7名。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以发行体育彩票为龙头,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年体彩销售额达到1900万元,筹集体彩公益金120万元,有效支持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