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乌鲁木齐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11来源: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点击: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主题,以强烈的首府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忧患意识,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5、4.94和7.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45.57:52.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7%,比上年上升2.7%,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升8.5%、1.6%、0.7%、1.4%和1.9%;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5.3%、0.7%和0.1%。2010年全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19.78%,比上年上升19.78%。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82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播种面积46.05万亩,增长13.72%;油料播种面积8.47万亩,下降7.34%;蔬菜(含薯类)播种面积27.63万亩,下降11.42%;年末果园面积7.49万亩,下降4.54%。全年粮食产量19.57万吨,增长11.85%。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34.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32万吨,与上年持平。 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2010年,我市新建温室3000亩、大棚5000亩、设施蔬菜规模化示范基地20个、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15个,建成水稻机械化高产万亩示范区。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年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7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6.38亿元,增长11.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3.62亿元,增长12%。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4.87%。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着好转。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2.73%,比上年提高32.09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为47.21%,总资产贡献率为17.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05.9亿元,增长52.04%;实现利润178.77亿元,增长63.31%。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2%;施工面积1785.14万平方米,增长23.93%;竣工面积582.06万平方米,增长5.62%。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跨地州项目)5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7亿元,增长83.9%;第二产业投资190.88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投资187.68亿元,增长10.54%;第三产业投资303.53亿元,增长25.2%。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01.85元,比上年增长6.6%;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98.26亿元,增长53.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12.02亿元,下降7.04%,股份制经济完成投资60.77亿元,增长23.7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重点建设(支持)项目达134项,完成投资20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1.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5.64亿元,增长38.77%;商品房施工面积1558.85万平方米,增长27.27%;竣工面积247.25万平方米,下降26.71%;商品房销售面积423.73万平方米,下降11.09%;商品房销售额198.51亿元,增长18.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2.91亿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76亿元,增长27.9%。 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0%,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8.5%,书报杂志类增长8.2%,日用品类增长2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2%,通讯器材类下降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金银珠宝类增长46.3%。汽车类销售额增长21.4%。 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中国厨师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深入推进,农牧区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实效。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健全了粮食、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保障机制,开展社区蔬菜直销试点工作,投放政府储备肉300吨,确保了市场供应。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出口44.37亿美元,增长47.3%;进口15.48亿美元,增长1.14倍,实现贸易顺差28.89亿美元。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大幅增长,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和地产品占出口商品的55%。争取各项外经贸发展资金7168万元,支持419家外经贸企业扩大出口。 2010年,全年招商引资项目637个,到位资金209.9亿元,增长29.9%。新增外商投资和增资企业34家,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13%。 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7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外游客26.42万人次,增长24.9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4.54亿元,增长27.74%,其中国际旅游收入6.17亿元,增长24.93%。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货运周转量256.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3%,其中,铁路70.82亿吨公里,增长3.46%;公路184.21亿吨公里,增长11.69%;民航1.91亿吨公里,增长57.85%。 全年客运周转量186.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01%,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4.01亿人公里,增长8.1%;公路旅客周转量58.63亿人公里,增长6.11%,民航旅客周转量103.6亿人公里,增长47.28%。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01亿元,下降9.6%;电信业务收入42.09亿元,增长14.78%。2010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55.11万户,小灵通用户3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2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