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08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点击: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91.0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1.0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93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0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25.3万人,其中农民工105.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20.8万人。 全年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1.5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8.2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32.1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1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 年末全省各类福利院床位数5.6万张,收养人数3.4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64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6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3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1.7亿元。 五个全覆盖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89.3亿元。截至2010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为139.0%。其中,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率为100.0%,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率为269.8%,村级卫生室全覆盖率为100.0%,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率为104.8%,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率为120.5%。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全年全省实际建设占用耕地5754.6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013.3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900公顷。 年末全省7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5.0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03亿立方米。当年全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未达标人口316.4万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全部达标。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4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5.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4%;全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4个。 环境:全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为347天,比上年增加0.9%。 黄河、海河流域山西段监测的101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34.7%,Ⅳ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9%,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1.5%。全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4.5%。 年末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76%,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5%,提高2.1个百分点;集中供热普及率81.8%,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4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8.3万公顷,下降31.5%。其中,绝收34.8万公顷,下降45.5%。全年全省发生森林火灾17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164.3公顷,比上年下降74.2%。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326起,同比下降9.4%;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635人,下降16.1%;重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0.0%和52.8%。全年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188,比控制指标(0.351)低0.163。 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全省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2%以内,高速公路全部杜绝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长途运输中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消除。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桥涵受损由2009年的73座下降到2010年的17座,下降了76.7%。全省在运行的137个公路超限检测站全部实现了不停车检测,经政府公示的9750个货运源头企业被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6.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尚未结束,2010年全省人口相关数据延后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