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泰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11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点击: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6.9亿元,增长27.9%,其中各项税收83.6亿元,增长14.4%,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1.5%。各项税收中,增值税13.7亿元,营业税16.8亿元,企业所得税6.4亿元,分别增长14.8%、46.8%和13.5%。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75.6亿元,增长30.6%;对教育、科学技术、文体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支出分别为30.6亿元、2.8亿元、2.2亿元、19.4亿元、13.2亿元和5.5亿元,分别增长27.1%、26.3%、47.6%、22.7%、29.9%和80.1%。国、地两税实现收入136.1亿元,增长19.0%,其中,国税77.2亿元,地税58.9亿元,分别增长16.4%和22.5%。 金融业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399.5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87.6亿元,比年初增长12.4%;农业存款余额1.2亿元,增长55.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24.3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为917.6亿元,比年初增长19.2%。短期贷款余额470.5亿元,比年初增长16.4%;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9.5亿元,增长11.5%;经营性贷款余额291.5亿元,增长19.0%。中长期贷款余额390.4亿元,增长26.4%;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18.7亿元,增长45.9%;经营性贷款余额95.1亿元,增长23.8%。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30家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财险收入10.3亿元,增长32.0%;人身险收入36.3亿元,增长28.1%。全年赔付额9.6亿元,增长5.8%。其中,财险赔付4.7亿元,增长24.2%;人身险赔付5.0亿元,下降7.1%。 九、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获奖科技成果31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8项,省级科学进步奖5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99项;国家“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全年申请专利6738件,比上年增加1193件,授权2120件,增加812件,其中发明1899件,增加151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3项,合同金额6800万元,增长0.8%。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97.0亿元,增长28.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4.2%,比年初提高3.3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健康推进。2010年,我市7所普通高校共招生2.7万人,在校生9.5万人,专任教师5147人;24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2万人,专任教师2712人;17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9万人,专任教师2.0万人;673所小学在校学生38.2万人,专任教师2.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升学率96.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档案、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所3个。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馆4个;新建市、县级文化设施4处,乡镇综合文化站86处,农家书屋1660余家。广播电视通村率100%,入户率60%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135场。10件作品荣获首届东岳文学艺术奖一等奖。近百件作品获得国家及省市奖励。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40余项,参与市民群众60万人次。报刊期刊登记注册着作权4件,出版内部图书22种。7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64.1万卷,比上年增长5.0%,本年利用档案2.3万卷次,增长2.8%;全年6套广播电台自办节目全年播出24852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3%,有线电视用户80.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4.6万户。 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056所(不含计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下同)。其中,医院85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所,卫生院7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8所,门诊部、所67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2129张,卫生技术人员268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82人,注册护士10000人。 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2010年,泰安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有3人夺得4项世界冠军,1人夺得1项亚洲冠军,5人夺得6项全国冠军。我市组团参加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获得金牌68枚,总分2063.5分,分列全省第八位,其中金牌数比上届进升一个位次,总分比上届进升两个位次。全年向省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7人,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省级后备人才基地、俱乐部 16家。举办承办首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泰山赛段比赛、第15届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暨国际邀请赛、“泰山冠军”中国泰山登山系列大奖赛、国际跳棋国际公开赛、国际龙舟邀请赛、全国国际跳棋比赛、华东区体育舞蹈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活动45项次,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全市配建篮球架、乒乓球台的村达到1200个占33%,配建其他各类健身器材设施的村居、企事业单位、公园、广场、小区达到5300余处。全年体育彩票实现销量2亿元,筹集公益金1300多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5亿元。环山路、南湖大街、迎胜西路主车道相继建成通车;完成泮河、双龙河、箭杆河、唐庄河、小堰堤河、开元河等污水管网敷设35.5公里;完成13座沿街公厕、18座垃圾收集站改造建设;完成自来水户表改造1.1万户;天然气接气门站项目建设完成。截至年末,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2万吨,其中泰城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万吨,中水回用达到2万吨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4%,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98%和99.8%。 安居工程取得新进展。2010年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114套、经济适用住房1298套、公共租赁住房656套,棚户区改造签订补偿协议2846户,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年度住房保障任务。泰城累计解决了532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提前完成了我市确定的2008———2010年解决4698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任务。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力度加大。2010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2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831.6千瓦时,分别比2009年降低0.9%和上升7.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8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6.9立方米,均比2009年降低3.4%。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4%,提高0.7个百分点。 建筑领域节能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关停、改造粘土砖厂6家,新型墙材在城镇规划“禁实”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100%,新开工项目全部按节能新标准设计施工,全年使用新型墙材12亿标块,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550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