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山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01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点击:
资本市场取得积极进展。年末拥有境内上市公司124家,比上年增加26家,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253.6亿元,新上市公司数及融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境内上市公司年末总市值10887.0亿元,增长29.5%。年末拥有境外上市公司82家,增加14家。证券公司总交易额3.7万亿元,下降9.8%,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3.6万亿元。期货市场交易活跃。期货公司全年代理交易量7337.1万手,增长29.6%;代理交易金额7.3万亿元,增长1.4倍。 保险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保费收入1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7.4亿元,增长38.2%;人身险保费收入732.6亿元,增长26.8%。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保险公司总数达到63家,首家总部设在山东的泰山财产保险公司获批开业。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228.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业保险继续加强,为846万农户提供了109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2.4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36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学进步奖31项,国际合作奖1项。评选省科学技术奖励499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67项,其中,农业领域391项,工业领域751项,医疗、卫生领域750项,其他领域475项。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8.1万件,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万件,增长23.4%。专利授权量5.1万件,增长49.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106件,增长43.3%。 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共有住鲁两院院士37人;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00人,新增1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76人。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6305人。新增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9个,招收博士后524人。实施鲁南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才引进项目206项,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专家6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80人。 信息产业实现较快发展。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3165家,比上年增加92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8亿元,增长23.0%;实现利润404.2亿元,增长43.3%;实现利税544.0亿元,增长37.6%。软件业快速增长,实现业务收入905.1亿元,增长49.0%,利润、利税分别增长32.4%和27.4%。软件业务出口4.5亿美元,增长45.3%,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1.1倍。累计认证软件企业968家,登记软件产品3989个,软件着作权2927个,入围全国重点软件(百强)企业9家,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制造产业基地(园区)35个,软件产业园13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19个,动漫产业基地3个。 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6家,新增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44家,新增119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新批准筹建5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新增3个;新建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5家。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新增9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92家,新增196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58家。 质量兴省战略深入实施。全省140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质量兴县(市、区)活动。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2个,比上年增加8个;山东名牌产品1632个,增加75个;山东服务名牌323个,增加60个。全国驰名商标205个,增加70个。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29家,省级质检中心69家。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实验室1314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2720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1761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578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080家。新制定省地方标准374项,其中节能标准20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300项。 气象地震服务保障有力。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建船舶站、海上石油平台站、风暴潮观测站9个,建成海洋气象预报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成效显着。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面积2.1万平方公里,飞机增雨作业影响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成功实施省运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的飞机消(减)雨作业。地震监测台网密度逐步加大。建成测震台110个,强震台105个,省、市两级地震台网中心不断完善。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省拥有研究生培养机构31所,招生2.3万人,在学研究生6.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33所,招生49.6万人,在校生163.1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64.1万人,在校生501.1万人;小学招生111.3万人,在校生629.2万人。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9%,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8.90%。 表6 2010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初步核算,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30亿元。拥有博物馆111个,公共图书馆 15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文化站1867个,农村文化大院5.3万个。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9个,艺术表演场馆8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举办了“孔子文化周”,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山东演艺活动周等重大文化活动。出版各类图书11837种,报纸87种,杂志260种。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2%,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91家,共发行340部影片,票房收入3亿元,增长86.7%。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省拥有卫生机构164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9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4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65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8.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7.8万人,注册护士15.6万人。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6万个,建筑面积272.1万平方米。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在广州亚运会上,共有85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39枚、银牌8枚、铜牌14枚,并打破1项亚洲纪录,创造了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帆船周、枣庄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临沂中国红色运动会等特色群体赛事竞相举办,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十一、城乡建设 城乡规划管理逐步完善。全省17个设区市和91个县(市)全部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75个已批准实施。17个市、县编制了城乡统筹规划,35个市、县实现规划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00亿元,比上年增长9.2%。济南小清河一期工程收尾,青岛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主线通车,泰安环山带工程、聊城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潍坊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9座,新增日垃圾处理能力390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新建成污水处理厂37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20万吨,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新增道路面积25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5500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