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资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18来源:资阳市统计局 点击:
大项目明显增多。全年完成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78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0.9%。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熊猫汽车产业园、西班牙菲伯萨食品产业园、南骏30万辆轻微卡、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成倍增长。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公路全面推进。 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加快。 全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投资54.6亿元,比上年增长79.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49.0%。九曲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8%。 外贸出口小幅下降。全年自营出口创汇138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进口17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3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全年实际到位外资13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6%。成功引进了百威英博、韩国现代、法国家乐福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新加坡万邦、西班牙菲伯萨、广西玉柴、新希望、银鹭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入驻资阳。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加速突破。全年建成通村公路1355公里、乡镇客运站点38个,资阳汽车客运中心一期工程主站房修建完成。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公路全面推进,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开工建设,成资、成简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简三、资安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国、省干道改造全面竣工。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27.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9.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31.3%。 邮电通信行业持续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4%;电信业务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56.6万户,比上年下降1.5%;移动电话用户数175.6万户,比上年增长25.4%;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14.5万户,比上年增长41.6%。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72.5万人次,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69.9亿元,增长30.1%。接待入境游客2.7万人次,外汇收入471.0万美元。三岔湖长岛国际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区加速推进,陈毅故里第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安岳石刻圆觉洞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 七、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税收收入14.5亿元,增长59.8%,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9.4%,比上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20种主要产品产量表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5.0亿元,比年初净增116.5亿元,增长2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2.4亿元,比年初净增65.2亿元,增长30.0%。 保险、证券业健康发展。全市20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9.8亿元,比上年增长73.5%。辖区4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3.6万户,全年交易量368.1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两基”继续巩固提高,小学入学率达到99.8%,初中入学率达到98.2%。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1.3%。年末,全市有小学266所,专任教师13250人,在校学生26万人;普通中学317所,专任教师13488人,在校学生20.8万人。全年为40.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为38.7万名农村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5.0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解决1.0万名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8所。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2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户,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16户。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和现代科技知识培训17.0万人次,组织实施重点校市合作项目33个,完成专利申请436件,获专利授权36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建农村书社和农家书屋716个,组织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70余次。新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10余件,其中有3件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1个、省级12个。有线电视用户70.6万户,比上年增加4.9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10.3万户,比上年增加3.8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413.4万人,参合率9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个,年末已达到16个,覆盖56.3万社区居民。年末,全市有医院34个,妇幼保健院(所)5个,乡镇卫生院171个,个体诊所556个,床位13037张,执业(执业助理)医师5415人,注册护士305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各项体育比赛活动50项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5处。组队参加全国比赛2项次;参加省级比赛15项次,获得金牌12枚,银牌8枚。学校体育稳步发展,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16 项次,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改造棚户区3012户,改造面积19万平方米。二环路B段、沱三桥、沱江东岸路堤景观带、沱东新区行政中心、中央大道二期道路等3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九曲河综合整治、城南大道、外环路南段二期、沱东中环一路等36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南骏产业园道路、莲花铁路立交桥、沱东中央大道、沱东迎宾大道等25个重点项目将竣工投入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5.5万平方米,资阳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5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