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赣州市大余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20来源:赣州市大余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大余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实现经济社会跨位发展为目标,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大主题,围绕经济总量扩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四大任务,纵深推进“对接珠三角,建设新钨都”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采取措施转方式、调结构,狠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克服了上年“7.3”特大洪灾的后续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的各种不利因素,取得了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694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556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97659万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86211万元,增长16.0%。人均生产总值19856元,增长11.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1:52.9:32调整为15.0:525.3:32.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1.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6%;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0.6%;衣着类下降7.4%。 全县财政总收入5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0.4%,人均财政收入1792元,比上年下降0.2%。地方财政收入37662.5万元,增长5.6%。全县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6%。全年财政支出9426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医疗卫生支出7515.4万元,减少27.9%;教育支出12760万元,增长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84.9万元,减少2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二是工业用地少、项目引进难等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三是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97817亩,比上年减少395亩,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55679亩,增长0.4%;经济作物面积103101亩,增长0.1%;其他农作物面积39037亩,减少4.0%。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早稻面积89239亩,减少185亩,减少0.02%;二季晚稻100601亩,增加1585亩,增长1.6%;玉米面积9995亩,减少2.2%;花生面积17072亩,减少0.03%;蔬菜面积81567亩,增长0.05%;果用瓜面积3987亩,增长1.4%。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215亩,减少23亩;果园面积75270亩,减少710亩,其中脐橙面积22850亩,比上年增加671亩,增长3.0%。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吨 88429 1.7 #稻 谷 吨 81669 1.8 玉 米 吨 2056 -1.8 油 料 吨 3444 -1.7 #花 生 吨 3429 -1.1 甘 蔗 吨 840 -19.8 果用瓜 吨 7461 4.2 蔬 菜 吨 139122 0.9 茶 叶 吨 15 -11.8 水 果 吨 27835 2.3 #柑 桔 吨 24504 2.6 #脐橙 吨 17705 8.2 当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952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3333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木材4.38万立方米,竹材159.87万根,板栗8吨,油茶籽120吨,生漆35吨,油桐籽5吨,松脂220吨。 全年生猪出栏236840头,比上年增加13200头;家禽出笼560.07万只,增加22.58万只。年末生猪存栏124970头,比上年增加6850头;家禽存笼202.3万只,增加7.96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8986.7吨,比上年增长5.4%;水产品产量9294吨,减少0.04%。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28986.7 5.4 #猪 肉 吨 19793 1.5 当年肉猪出栏 头 236840 5.9 当年家禽出笼 万只 560.07 4.2 年末生猪存栏 头 124970 5.6 年末耕牛存栏 头 7580 4.6 水产品产量 吨 9294 -0.04 #特种水产品 吨 3586 平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9707千瓦,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农用运输车690辆,增长1.5%;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776台,增长19.9%;农用水泵3113部,增长8.5%。全县有效灌溉面积900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8600公顷,机耕面积29399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3420万千瓦时,增长2.7%;化肥使用量(折纯量)7740吨,增长3.2%。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6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950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905858万元,增长35.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072万元,增长44.5%。全县工业增加值2640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926万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697万元,增长29.4%,工业产品销售率99.0%。 全县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24253.8万元,增长41.0%;实现利税总额11033.2万元,实现税金6165.4万元,增长1.1%。 在全县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中,钨、新材料、新能源、旅游工业、新医药五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248786.8万元,增长218.2%,占地方规模以上工业的75.8%。 年末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4.03平方公里,入园投产企业50户;全年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5亿元,比上年减少3.1%;全年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5.71亿元,比上年减少23.9%;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55亿元,增长2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钨精矿 吨 20104.72 92.2 #地 方 吨 14772.35 192.7 铜材 吨 5960 -78.8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100 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