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湘西州花垣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30来源:湘西州花垣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坚持工业为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后,呈现小幅下滑态势,但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着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增速小幅下滑。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82724万元,下降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86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20795万元,下降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243万元,增长9.0%。经济增速小幅下滑主要是受矿山停产整治整合的影响,工业出现快速下滑所致。 工业主导地位不变。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1∶69.0∶22.9转变为8.6∶66.5∶24.9,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63.5%。 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全年共投入3200多万元,完成建设西路糖厂至凉水井段人行道、赶秋路、四方井路改造,启动大竹山路升级改造。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6.05%,县城面积由2005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 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年实施7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685户住房困难家庭获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2.75万元,560户住房困难家庭即将入住城南安置小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00人,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63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0人,“4050”人员再就业31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完成各类职业培训4802人,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5730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矿”经济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升级难;企业生产困难,融资渠道仍然不畅,效益低下;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仍较弱。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933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42307万元,增长4.6%;林业实现产值2892万元,增长13.4%;牧业实现产值24719万元,增长2.8%;渔业实现产值1510万元,增长5.1%;服务业实现产值505万元,增长8.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74千公顷,同比增长5.41%;油菜收获面积达到3.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3%;烟叶种植面积1.4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7.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87156吨,增产0.8%;油料5955吨,增长4.9%;烟叶2663吨,下降25.5 %;蔬菜63124吨,增长5.4%;水果24859吨,增长3.9%。 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户,产业大户发展到762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1个。全县耕地机械化率达35.5%。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1.06万亩,发展“两高一优”和避灾农业13万亩。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实施49个村村道硬化,整理路基310多公里,完成硬化130多公里。全年新建沼气池300口,实施6个村电网改造。改造农村危房670户。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个,新增耕地173.28公顷。全年改善、恢复灌面1800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处,1.4万农民受益,全县64.4 %的农村人口解决饮水困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受矿山治理影响,出现下滑。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06606万元,同比下降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3920万元,同比下降12.3 %,其中国有经济13372万元,增长47.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54330万元,下降16.3%,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16218万元,增长13.2%。 分产品产量看,锰矿石成品矿131.6万吨,下降51.6%;电解锌8.45万吨,增长40.0%;电解锰13.9万吨,下降26.7%;硫酸17.3万吨,增长47.3%;水泥5.2万吨,下降39.1%;发电量6298万千瓦小时,下降35.6%;用电量152958万千瓦小时,下降7.0%。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22885万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税总额73514万元,同比下降4.9%。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为14189万元,比上年增长 32%。其中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企业完成总产值为6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58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020万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08181万元,增长23.7%;农村投资7808万元,下降21.9%;跨地区项目投资69.31万元,增长77%。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203865万元,增长24%;房地产投资4316万元,增长12.5%。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507万元,比上年下降10.96%;第二产业投资85715万元,增长99.8%;第三产业投资192798万元,增长15.2%。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制造业投资26432万元,增长69.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9%;技改投资55437万元,同比增长56.0%,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2%,分别比上年提高3.4个和6.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168万元,增长1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67258万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8910万元,增长17.3%。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51219万元,同比增长17.9%;农村实现零售额24949万元,同比增长15.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2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3240万美元,增长7.7%。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合同外资金额380万美元,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增长27.4%;实际利用内资90098万元,增长32.0%。 旅游发展迅速。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8.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收入6082万元,同比增长8.0%。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158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63200万吨公里,下降5.3%,货物运输量1440万吨,增长0.6%;旅客周转量29755万人公里,增长13.1%,旅客运输量443万人,增长10.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为53586万元,增长23.2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73万元,增长10.8%;电信业务总量52112万元,增长23.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785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166户,农村电话用户8707户。移动电话用户199816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2262户,净增2373户。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74822万元,增长2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797万元,上划“两税”32231万元,上划所得税6128万元。财政支出114681万元,比增20.1%。财政支出重点向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领域投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