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衡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03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点击:
衡阳市统计局 2011年3月2日 2010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启动“工业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综合实力显着提升,经济结构显着改善,民生事业显着进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全面和超额完成。 一、综合 综合实力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20.34亿元,增长15.1%。分产业看,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4.42亿元,增长4.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5.73亿元,增长21.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2.74亿元,增长21.8%;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0.19亿元,增长13.1%。一、二、三产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62.1%、32.8%,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7、9.34、4.95个百分点。 ![]() 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首次下降到20%以下,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8.6:45.5:35.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6%。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7.9%。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9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1%,城镇零就业家庭431户,失业再就业人数4.22万人。 物价指数稳中趋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9%,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10%(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4%(全省)。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项目)呈现“七升一降”的格局,上涨的七类为:食品类价格上涨6.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8%,衣着类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交通通信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5.6%;下降的一类为: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 ![]()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80起,上升18.7%;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54起,上升3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7,下降0.09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14,下降2.77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8,下降1.44个百分点;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1.26,下降2.50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民生问题薄弱环节较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重;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429.63亿元,增长4.4%。其中,种植业产值181.44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19.7亿元,增长14.0%;牧业产值194.82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25.7亿元,增长5.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9.57千公顷,增长2.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1.15千公顷,增长1.6%;油料种植面积149.72千公顷,增长9.7%;蔬菜种植面积93.31千公顷,增长3.4%。粮食总产量333.63万吨,增长0.5%;出栏肉猪963.81万头,增长2.1%;出栏牛11.96万头,增长12.9%;出栏羊54.86万头,增长10%;出笼家禽10212万羽,增长7.8%;水产品产量24.96万吨,增长5.1%。 表1:2010年衡阳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量 增长% 粮食 333.63 0.5 #稻谷 307.56 0.1 油料 23.86 14.4 #油菜籽 20.10 16.2 棉花 1.92 14.8 糖料 7.35 -7.2 烤烟 1.71 -5.2 茶叶 0.24 0.1 水果 63.49 2.3 蔬菜 304.20 6.2 肉类 90.74 4.3 #猪肉 73.56 3.4 牛奶 0.10 1.7 水产品 24.96 5.1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3969家。24家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及利润分别增长28.5%、18.5%、17.8%。农民专业合作社512个,增长55.6%,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4.8万人,增长37%。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1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0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2.37亿千瓦时,增长8.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7.72万千瓦,增长8.3%。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2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增通电话的自然村50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40个,新增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的行政村25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62.74亿元,增长21.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8.63亿元,增长2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29.09亿元,增长31.2%;重工业增加值409.54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的六大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71.19亿元,增长1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37.69亿元,增长1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52.31亿元,增长3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23.86亿元,增长1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71.04亿元,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27.81亿元,增长28.9%。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10家,净增139家。 ![]() 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煤产量1503.83万吨,增长5.5%;发电量80.70亿千瓦时,增长13.7%;混合饲料34.83万吨,增长30.3%;水泥741.81万吨,增长31.6%;钢材127.32万吨,增长13.9%,变压器9408.79万千伏安,增长31.9%;十种有色金属40.03万吨,增长20.2%。 表2:2010年衡阳市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 单位名称 产量 增速(%) 原煤 万吨 1503.83 5.52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80.70 13.69 配混合饲料 万吨 34.83 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