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常德市桃源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30来源: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点击:
建筑业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而发展较快。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3001万元,增长4.8%。全县有建筑企业11家,其中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1家;有劳务建筑分包企业11家;共完成产值95582万元,增长8.2%;实现利润1847万元,增长4.9%。全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1485平方米,增长17.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5274平方米,增长29.3%。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2010年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8.4平方米。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7.77平方公里。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但压力较大。规模工业中由于创元铝业能耗量大导致全县规模工业能耗上升,全县规模工业能耗降低率为同比上升22.6%,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4.73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74.0%,COD排放总量削减17.36%。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全年共发生事故110起,同比上升23.6%;死亡30人,下降3.2%;伤185人,上升71.3%;经济损失187.44万元,上升22.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0人,下降18.0%;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99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5起,造成27人死亡、180人受伤,经济损失64.44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4.77人。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010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466万元,比上年增长55.1%。其中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0750万元,增长63.0%,房地产投资18134万元,减少6.0%,农村非农户投资57182万元,增长115.0%;农户投资52400万元,增长10.5%。 房地产投资减少。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8134万元,比上年减少6.0%。商品房竣工面积162366平方米,减少42.2%。商品房销售面积181250平方米,减少6.9%;其中期房销售面积113596平方米,现房销售面积67654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1393万元,增长24.8%,其中住宅销售额23085万元,增长6.2%。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实现527789万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57729万元,增长20.1%。从销售单位所在地区的经营形势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89858万元,增长18.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5660万元,增长17.6%。按企业经营规模大小划分,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4034万元,增长15.5%;限下企业实现零售额661484万元,增长18.3%; 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10年全县实际引进内资项目12个,其中工业项目8个。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3.5亿元,增长5.6%,其中省外境内资金9.2亿元,增长30.5%。全年实际外资到位2319.58万美元,增长11.4%。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家,全县合同利用外资额为2369.65万美元。 对外贸易有增有减。2010年我县对外贸易总额51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7.9%;其中进口额3221万美元,增长100%,出口额1950万美元,减少2.7%。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县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内旅游者75万人次,增长18.1%;入境旅游者5万人次,增长1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增长1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8亿元,增长18.1%;国际旅游收入0.12亿元,增长20.0%。年内桃花源旅游风景区共接待游客48.6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4570万元,实现税金293.93万元。年内举办了2010′中国湖南常德桃花节。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10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公路及水路客运量9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客运周转量4.15亿人公里,增长2.2%;货运量531万吨,增长7.5%;货物周转量6.17亿吨公里,增长4.0%。全年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公路318公里。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达45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16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72万元,增长1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为2575万元,增长36.0%;电信业务总量为6200万元,增长2.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29071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19895户,公用电话2193户,小灵通用户6752户,IC卡电话231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6529户,其中:移动280000户,联通50218户,天翼46311户。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30835户,本地交换设备容量205864门。 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000579万元,比年初增长20.1%;其中企业年末存款余额为87154万元,增长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10889万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56365万元,比年初增长13.8%;其中短期贷款为251198万元,增长2.6%;中长期贷款为105167万元,增长54.1%。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25296万元,比年初增长56.1%;农村信用社贷款194345万元,增长18.1%。 保险业务又创佳绩。全县保险业务收入17970万元,增长19.1%;保险业务支出7539万元,增长25.3%。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整体优化,学校的设置布局趋于合理。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8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中学5所,普通中学51所,小学95所,小学教学点24个,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85780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438人,职业中学4812人,普通中学37079人,小学43359人,特教92人。教职员工7255人,其中专任教师5835人。全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4384人,15人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以上毕业证书。 综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县拥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地震观测台(站)6个。 科技研究开发有较大进展。全年高新产品总产值达654265万元,高新产品增加值181941万元。全年专利申请113件,授权专利64件。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县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1826人;按职称分,高级职称713人,中级职称5396人,初级职称4678人,其他1039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集镇文化中心40个,电影放映单位27个,民间剧团11个,农家书屋206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9949册,县文管所收藏文物1686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8%,拥有有线电视用户9.50万户,其中农村用户5.90万户。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5610卷(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