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16来源:廊坊市统计局 点击:
廊坊市统计局 2011年3月8日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锐意进取,团结实干,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年初和“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宏观经济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1.1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12.3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0%。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53.9:34.2调整为11.8:53.5:34.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4.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在200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递增13.0%,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 市场物价保持上涨。2010年受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全年CPI上涨3.2%,涨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2.6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1.3%。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价格呈“四升四降”的格局。上涨的有:食品类上涨8.5%,居住类上涨6.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下降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2%,衣着类下降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另外,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7.1%,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4.8%。 ![]()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38.8万人,增长3.8%,其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下岗再就业人数73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低于省下达任务目标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在全省最低。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6.7万亩,增长2.0%;粮食单产404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0.6%;总产量192.4万吨,增长2.6%。棉花播种面积63.0万亩,下降7.5%;总产量4.8万吨,下降5.5%。油料播种面积24.4万亩,下降12.2%;总产量3.9万吨,下降9.5%。蔬菜播种面积156.1万亩,下降0.3%;总产量634.4万吨,下降0.9%。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肉类、牛奶产量分别增长3.2%和3.4%,禽蛋产量下降1.9%。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0.3%。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7.2%。 ![]()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673.7万千瓦,增长1.1%。机耕面积458.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1.6%,提高1.0个百分点;机械播种面积529.9万亩,占71.2%,提高1.7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257.0万亩,占34.5%,提高6.5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64.9亿千瓦小时,增长7.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良好。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2.1亿元,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1.5亿元,增长16.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增长11.3%;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75.7亿元,增长1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119.9亿 元, 增长19.5%。 ![]() 工业经济效益增速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146.9亿元,增长29.0%;产销率为97.9%。实现利税176.5亿元,增长69.7%,其中利润总额126.0亿元,增长84.7%,分别比上年提高48.3个和60.8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 建筑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22.6%。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341.6亿元,增长5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98.6万平方米,增长61.2%,竣工面积742.1万平方米,增长1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变化较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0亿元,下降29.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6.1亿元,下降27.0%。从城镇投资结构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1.6%,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占城镇投资比重为57.8%,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1.6%,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 新开工大项目增多。全年城镇新开工项目1044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1个,同比增加18个,增长14.6%。 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自身调整压力的双重影响,房地产投资速度减缓。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9.1亿元,增长0.3%。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步提高。全市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乡市场稳中有升。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6亿元,增长18.4%。城镇和乡村分别实现零售额255.8亿元和1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6.2%。限额以上企业增势强劲,消费亮点突出,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83.2亿元,同比增长2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1%。“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8.0%,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 ![]()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情况良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9076万美元,增长5.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9070万美元,增长6.1%。从批准、注册情况看,年内新批准外资项目28个,合同总金额82655万美元,合同外资额36952万美元,分别增长7.7%、134.1%和144.7%;年内新注册三资企业28家,注册资本20068万美元,外方注册资本16884万美元,分别增长27.3%、17.7%和43.6%;年末实有三资企业542家。“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递增13.2%,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