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遵义市余庆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31来源:遵义市余庆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经济强县建设步伐,全县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7604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004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4723万元,增长44.9%;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77万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5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4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0902元,增长16.8%。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829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93043万元,增长3.6%;林业产值1800万元,增长45.0%;畜牧业产值45085万元,增长6.8%;渔业产值1752万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49万元,增长8.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8985公顷,比上年增加206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1493公顷,增加34公顷,玉米面积6525公顷,增加451公顷。油菜种植面积9870公顷,增加158公顷,烤烟种植面积4646公顷,增加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93266吨,减少5867吨,其中水稻83107吨,增加1059吨,玉米42816吨,增加1789吨。油菜籽产量15256吨,减少3826吨,烤烟产量9614吨,增加1042吨。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35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板栗45吨,核桃23吨,棕片22吨,油桐籽13吨,花椒19吨。 全年生猪出栏335155头,比上年增加10163头,牛出栏10431头,增加578头,羊出栏69942只,增加2370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1786吨,增加1353吨,其中猪肉27083吨,增加1083吨,牛肉1107吨,增加23吨,羊肉1405吨,增加53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1208吨,比上年增加130吨。全县水域养殖面积1858公顷,其中稻田养殖面积1198公顷。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7792公顷,使用沼气户数22646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8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6%,实现工业增加值52075万元,增长102.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7200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9.6%。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泥10.39万吨,增长43.4%;大米4991吨,下降58.9%;中药饮片1657吨,增长37.4%;发电量56.50亿度,增长192.0%;精制茶22.5吨,下降78.4%。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648万元,比上年下降1.7%。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625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449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2497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531万元,比上年增长4.5%。50万元以上城镇项目(含构皮滩电站投资)完成投资264640万元,下降2.2%,其中:基本建设254301万元,下降4.2%,房地产开发1393万元,下降53.2%,更新改造8946万元,增长317.1%。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县域公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全县主要公路里程1320公里,其中乡村给养公路952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6067万元,比上年增长20.6%。 邮政和电信业务总收入为1100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为211149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8738户,移动电话用户182411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71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县消费市场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6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按城乡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48772万元,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25297万元,增长20.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9498万元,增长18.4%,零售业54428万元,增长17.8%,住宿业2634万元,增长17.4%,餐饮业7509万元,增长30.6%。 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全年招商引进项目22个,合同引资438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1800万元。其中引进省外项目11个,合同引资276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795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9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208万元,增长16.7%。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4412万元,增长14.5%,非税收入完成2796万元,增长29.4%。全年财政总支出71517万元,增长10.7%。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7153万元,增长15.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01246万元,增长21.9%。 全县保险部门保费收入2774万元,比上年增长7.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21万元,增长32.7%。 八、教育和科技 全县有各类学校133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115所(含9个教学点)。全县有幼儿园22所。全县职业中学在校生3489人,高中在校生6824人,初中在校生14061人,小学在校生26029人。幼儿在园6722人。高考录取人数2056人,其中重点院校159人,本科632人,大专1265人。全县有在职教职工2562人,其中专任教师2362人,获高级职称173人,中级职称1286人。 全县年末在岗专业技术员有3681人,按职级分:高级职称229人,中级职称1352人,初级职称2058人;按系统分:工程技术人员366人,农业技术人员283人,卫生技术人员546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2403人,其他技术人员8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有21917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58.2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54.78%。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39个,有证个体医疗点15个。年末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487人,其中医师221人,注册护士176人。有医疗床位731张。有乡村医师279人。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8月12日“温馨余庆激情乌江”大型演唱会和遵义市篮球锦标赛、余庆县第三届“五心教育”杯职工篮球赛等活动。 十、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 县城污水处理管网系统运行正常,全年污水处理量116.8万吨。县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15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19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24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良好,水质监测达标率均为100%。县城区噪声污染控制效果明显,声环境质量均未超标,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4.2dB(A),交通干线平均等效声级为67.6d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