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阳江市阳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31来源:阳江市阳春市统计局 点击:
阳春市统计局 2011年3月23日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最后一年,更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基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困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民生改善成效显着,和谐社会稳步推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7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25.2%和14.2%。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8:42.5:29.5调整为26.6:45:28.4。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0.1%、56.7%和23.2%,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3.4%、9.7%和4%。人均生产总值19944元,增长15.9%。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7%。食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3.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衣着类下降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6.1万人,同比减少0.4%。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6.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进程推进较慢;现代产业发展势头不足;工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支撑较弱;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75.2亿元,同比增长6.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5万亩,比上年减少0.2万亩;粮食总产量28.8万吨,增加0.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7.4万亩,增加0.2万亩;蔬菜产量37.7万吨,增加0.1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5.7万亩,增加0.1万亩;花生产量2.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果总产量33.5万吨,减少1.1万吨,其中柑、桔、橙产量22万吨,减少2.1万吨。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95533.5亩,其中用材林55215亩,防护林2355亩。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3.7%。 全年肉类总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猪肉产量8万吨,增长6.7%;禽肉产量1.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渔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6%。全年水产品产量 3.5万吨,增长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4.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122.3亿元,增长26.8%。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完成产值分别增长76.1%、28.1%、43.7%和2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29.7%。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4.1%。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9.9万平方米,下降5.5%,其中新开工面积52.6万平方米,下降27.9%;房屋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下降1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城镇投资45.7亿元,增长48.1%;农村投资24.2亿元,增长29.8%;房地产开发投资10.3亿元,增长117.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2亿元,同比增长23%。城镇实现零售额96.1亿元,增长25.6%;农村实现零售额36.1亿元,增长17.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6.3亿元,增长23.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2亿元,增长26.3%。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181.1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批发额68亿元,增长32%;零售额113.1亿元,增长26.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176万美元,同比减少24.6%。其中出口9100万美元,减少24.8%。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22万美元,同比增长13%。新签利用外资合同43宗,增长152.9%;合同利用外资10982万美元,增长1.2%,平均每个合同协议利用外资255万美元,减少38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6304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9.1%;公路旅客周转量66401万人公里,增长13%。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4万户,同比下降0.6%;移动电话用户48.2万户,同比增长11.3%;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兴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年末ADSL用户4.1万户。 全年旅游总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亿元,增长6%;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47万人次,增长13%。其中,一日游游客人数101.2万人次,下降0.4%;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45.7万人次,增长6%。在过夜游客中,国际游客1万人次,增长1%;国内游客44.7万人次,增长6%。 八、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1.1亿元,比年初增长19.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8亿元,减少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8亿元,增长21.9%。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3亿元,增长2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3亿元,增长34.7%;中长期贷款余额52亿元,增长21.9%。 九、科技与教育 全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2家;科学活动机构39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78人。全市专利申请量63件,增长173.9%;授权量56件,增长273.3%。 全年小学招生人数10724人,同比增长9.6%,小学在校学生63811人,下降7.88%;普通初中招生人数14532万人,下降11%,普通初中在校学生46606万人,下降3.5%。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9%,小学升学率99.66%,普通初中生升学率89.19%。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8823人,同比增长0.95%;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5598人,增长5.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5%。 普通大学、电视大学、党校教育、自学考试方兴未艾。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6%,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7%。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同比增加1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3个,镇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5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2058张,增加125张,其中,医院950张,镇卫生院858张,妇幼保健院250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28人,增加1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0人,注册护士95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提高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