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三明市沙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23来源: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点击: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大干150天,打好六大战役”的部署,有效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发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生态工贸新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乡市场繁荣,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和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2 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33.36亿元,增长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3312元。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突出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2:46.8:35.0调整为16.9:50.9:32.2。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2.71%。新增城镇就业394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64人,实现转移就业10042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链还未真正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改善、保障民生和节能降耗的任务还很重;行业间、居民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统筹发展还需进一步努力;社会事业和人口、资源、环境保护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等。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86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8.64万吨,下降1.3%。经济作物得到稳步发展。水果产量15.17万吨,增长5.0%;蔬菜产量18.91万吨,增长4.8%;花生产量1991吨,增长5.2%;茶叶4787吨,增长6.5%;烟叶2308吨,增长4.8%;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 林业发展形势较好。全年完成林业产值76769万元,增长8.5%。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94万亩,增长14.4%;完成幼林抚育面积6.60万亩,增长8.2%;成林抚育面积0.39万亩,增长2.5倍。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75.2%。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松脂1888吨,增长12.9%;笋干16203吨,增长15.8%;油茶籽4249吨,下降3.0%。木材采伐量32.30万立方米;销售量19.76万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肉禽蛋总产量达31136吨,增加412吨,增长1.3%;其中:肉类产量26573吨,增长1.2%;禽蛋产量4563吨,增长2.4%;生猪出栏28.10万头,增长1.7%;家禽出栏406.78万只,增长3.7%。 渔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423吨,下降3.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61万千瓦,同比增长7.1%;种植机械动力3.05万千瓦,增长11.3%;排灌动力机械718台,增长1.6%;拖拉机1048台,增长18.2%;农用运输车336辆,下降4.5%;联合收获机86台,增长30.3%。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粮 食 万吨 8.64 -1.3 #:稻谷 万吨 7.08 -2.9 水 果 万吨 15.17 5.0 #:柑桔 万吨 12.35 4.8 蔬 菜 万吨 18.91 4.8 瓜 果 万吨 2.44 -1.6 花 生 吨 1991 5.2 茶 叶 吨 4787 6.5 烟 叶 吨 2308 4.8 笋 干 吨 16203 15.8 甘 蔗 吨 2688 18.0 香 菇 吨 1388 8.4 黑木耳 吨 1131 6.3 肉 类 吨 26573 1.2 禽 蛋 吨 4563 2.4 水产品 吨 6423 -3.0 注:香菇、黑木耳为干品。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9.53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县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8.96亿元,增长41.2%;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98亿元,增长2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2家,同比增加了7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11.23亿元,增长39.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企业完成工业产值0.92亿元,增长41.9%;股份制企业170.64亿元,增长4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1.64亿元,增长1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03亿元,增长4.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88.88亿元,增长50.0%;重工业产值122.35亿元,增长33.3%。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产业”集群12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3.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4%,其中:林产工业完成产值75.82亿元,增长28.3%;机械制造工业完成产值36.46亿元,增长31.9%;生化工业完成产值11.11亿元,增长39.3%。 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4%,同比上升63.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下降0.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11%,上升5.0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5.8%,上升13.8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23.13万元/人,增加5.69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呈加快趋势;实现税金总额3.82亿元,增长18.1%;利润总额6.46亿元,增长26.7倍。亏损企业数9家,占204家的4.4%,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县共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4家,同比增加2家,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9.44亿元,增长184.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4.82万平方米,增长139.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05. 04万平方米 ,增长59.2%;房屋竣工面积53.97万平方米,增长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