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玉溪市江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2-25来源:玉溪市江川县统计局 点击:
江川县统计局 2011-02-10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复杂的一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受灾,产量减少,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难度较大;后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又相继出现,国际金融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和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三大目标,一手抓抗旱救灾,确保农村稳定和经济增长;一手抓加快发展,解放思想,转方式、调结构、上项目、增投资、扩消费。经济运行一季度负增长,二、三季度实现止跌回升,全年恢复性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扩大,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生态持续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日趋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 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一季度负增长4.1%,二季度自经济危机和重大化工企业关闭以来首次表现为正增长7.9%,三季度增长13.4%,全年完成366597万元,增加51612万元,增长13.8%,增幅居全市八县一区第2位。经济总量逐步恢复并略超过了2008年36.4亿元的水平,国民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平稳发展。其中:第一产业107019万元,增加8746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97974万元,增加19990万元,增长23.1%(工业70983万元,增加12278万元,增长18.8%;建筑业26991万元,增加7712万元,增长35.3%);第三产业161604万元,增加22876万元,增长15.0%。“十一五”期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8%,比“十五”的9.0%下降0.2%(由于天湖国际化工停产,影响地方生产总值4亿多元)。 2010年人均GDP预计 13032元,比2009年增加1762元,增长13.1%,是“十五”末的1.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5.6%,比“十五”的7.8%提高1.8%。 二、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扩大商贸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0年全县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比例为29.2:26.7:44.1,与2009年的31.2:24.8:44.0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2.0%,二产业比重上升1.9%,三产业上升0.1%。二、三产业比重提高。 2010年非公经济增加值192712万元,增加32946万元,增长16.5%,占GDP比重为52.6%,提高1.9%,比“十五”末的38.8%提高13.8%;“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3.5%。 三、农 业 2010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54354万元,比2009年增加13035万元,增长9.2%。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93132、2939、47792、5988和4503万元,分别增加7567、256、4230、205和777万元,分别增长8.8%、9.5%、9.7%、3.5%和20.9%。“十一五”末农业总产值是“十五”末的1.6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9.6%,比“十五”的6.7%提高3.3%。 全年粮食总产量3599万公斤,比2009年减少384万公斤,下降 9.6%,是“十五”末的0.8倍, “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减3.7%。 2010年全县收购烟叶1505.5 万公斤,比2009年增加54.7 万公斤,增长3.8 %;上等烟比率59.3%,提高3.2个百分点;收购单价为15.02元/公斤,减少0.76元;收购金额为22612万元,减少270万元,下降1.2%。 三、工业 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80255万元,比2009年增加57643万元,增长25.9%,是“十五”末的1.3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4.6%,比“十五”期间的21.4%下降16.8%。 在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3190万元,增加42307万元,增长35.0%。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17065万元,增加15336万元,增长15.1%。 2010年工业增加值70983万元,增加12278万元,增长18.8%;是“十五”末的1.0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减1.5%,比“十五”期间的年均递增16.5%下降了17.0%。 在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54169万元,增加10071万元,增长22.0%。规模以下工业16814万元,增加2207万元,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098万元,比2009年增加79803万元,增长51.4%,是“十五”末的3.4倍,“十一五”期间五年总投资64.5亿元,比“十五”期间五年总投资25.3亿元增加39.2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7.7%,比“十五”的12.7%提高15.0%。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846.77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5.07公里,二级公路54.156公里,三级公路166.18公里,四级公路571.378公里,等外公路23.995公里,高等级公路16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685万元,联通业务总量943万元,中国移动业务总量12182万元。年末电话用户总数达184261户,电话普及率65部/百人。 六、贸易、对外经济和消费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41万元,增加16849万元,增长20.5%,是“十一五”末的2.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6.7%,比“十五”的6.0%提高了10.7%。 在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完成6825万元,增加952万元,增长16.2%;零售完成66618万元, 增加11665万元,增长21.2%;住宿业完成5946万元, 增加852万元,增长16.7%;餐饮业完成19652万元, 增加3381万元,增长20.8%。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共实施28个,其中:续建项目4个,新建项目24个。年内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71346万元,增加15808万元,增长28.0%,其中:市外国内资金66540万元,增加23004万元,增长52.9%;省外资金51620万元,增加19222万元,增长59.0%。完成自营进出口6457万美元,增加3588万美元,增长125.1%。 七、财政和金融 2010年财政总收入36851万元,增收5158万元,增长16.3%,是“十五”2.0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4.9%,比“十五”期间的10.1%提高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016万元,增收3828万元,增长16.5%,是“十五”2.1倍,“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6.9%,比“十五”期间的9.9%提高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