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永州市蓝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8-07来源:永州市蓝山县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强基础、兴产业、促承接、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9年,全县地方生产完成3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1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406元,增长10.4%。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2亿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9.6%。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3:34.0:42.7调整为21.6:35.5:42.9。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14、7.63、5.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54.1%、37.8.8%。由于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13.2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1%。节能降耗完成年度目标,单位GDP能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比上年有明显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8.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2%,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为35.23%,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和谐蓝山建设力度加大。全县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154万元,保障对象5544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115万元,保障对象14629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100%;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94.3%。全县财政教育支出17926万元,增长22.5%;医疗卫生支出8064万元,增长157.5%。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提高,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压力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84359万元,增长6.4%。农业总产值159578万元,比上年增长0.7%。200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0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5%;蔬菜种植面积7.14千公顷,增长6.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133025吨,比上年减少1.2%;烟叶产量5572吨,比上年减少26%;出栏肉猪85.02万头,增长6%;出栏牛1.03万头,增长4%;出栏羊2.37万头,增长0.3%;出笼家禽248万羽,增长7.3%;水产品产量1015吨,增长8%。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1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600处,治理病险水库7座,烟水配套工程完成投资230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8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535万元,增长35.3%。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完成32421万元,增长34.9%;重工业增加值完成54114万元,增长35.7%,增幅略高于轻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9%。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76854万元,比上年增长35.3%,产品销售率达99.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4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实现利税7189万元,增长43.4%;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4.5%,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5321万元,增长57.6%。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38.6万元,增长6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96万平方米,增长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7.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9%,其中非国有经济投资14.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05亿元,增长90.7%。在50万元以上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2.66亿元,增长104.9%。施工项目102个,建成投产项目56个,分别增长22.9%和12%。 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全县5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达到98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9%。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4272万元,占工业投资的24.6%;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2%,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县21个在建的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1329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6.2%。 房地产开发增长加快。全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0349万元,比上年增长4.8%。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07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分地域看,县级零售额88461万元,增长20.5%;县以下零售额45167万元,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3841万元,增长20.3%;住宿餐饮业29017万元,增长15.8%;其他行业770万元,增长24.6%。 贸易业商品销售规模扩大。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60320万元,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42468万元,增长40.2%。 六、对外经济贸易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进出口总额只完成1273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307万美元,比去年下降77%,出口总额966万美元,下降44%。全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全县实际引进内资19亿元,增长43.7%。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9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7290万元,增长10.8%。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11493万吨公里,增长26.4%;旅客周转量69773万人公里,增长6.3%。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650万元,增长16.8%。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3.4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01万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36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500户。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9167万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85万元,增长19.6%。在总收入中,国税完成4407万元,增长13.5%;地税完成6801万元,增长22.4%;财政完成7959万元,增长18.5%。全年财政总支出为68215万元,增长27.3%。其中财政支农支出10079万元,增长23.6%,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140万元,增长50%。 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7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2607万元,增长1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609万元,增长16.1%。 保险事业发展平稳。全县保险保费收入达7803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947万元,增长21.3%;寿险保险保费收入6300万元,增长4.9%;中华险保费收入556万元,增长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