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辽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7-02来源:辽阳市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经济总量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0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383.9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84.0亿元,增长18.0%。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6.6∶63.1∶3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14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农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9.4%;林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43.2%;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8.6%;渔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9.5%。 种植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0.1万吨。蔬菜产量80.7万吨,比上年增长21.3%。水果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6.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7.2千公顷,增长0.8%;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2 千公顷,增长4.9%。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当年造林面积3133.3公顷。植树700万株,比上年下降17.0%。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73.3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66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9 %。 畜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6.1万吨,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猪肉产量8.1万吨,增长21.3%;牛肉产量1.7万吨,增长54.6%;羊肉产量0.2万吨,下降8.0%。禽蛋产量11.1万吨,比上年增长24.7%。水产品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11.8%。 农业机械化及科技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年内完成机耕地面积258.4万亩,其中机播面积161.3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5.5万吨,增长4.0%;地膜使用量1938吨,增长11.0%;农用柴油使用量3.6万吨,与上年持平;农药使用量2316吨,增长8.5%。 三、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3.4%,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2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7.1%。 支柱产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增加值为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8.9%。重点行业装备制造业、矿产建材业增加值分别为24.1亿元、70.1亿元,分别增长23.9%、6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8%和22.7%。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压器产量515.4万千伏安,比上年增长31.5%;铁合金产量8.0万吨,下降2.2%;铝材产量45.7万吨,增长9.9%;铜材产量3.4万吨,下降3.7%;精制植物油、啤酒产量分别为25.3万吨、3346.9万升,分别下降39.9%、13.0%;水泥产量、原油加工量分别为579.7万吨、500.0万吨,分别下降14.3%、6.3%;发电量19.2亿千瓦小时,下降11.7%。 工业产销衔接略低于上年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8.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销率102.3%,提高3.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产销率110.8%,提高7.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6.9%,下降1.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销率106.2%,提高7.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税总额109.9亿元,增长56.2%;实现利润总额59.8亿元,增长26.7%。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75.6亿元;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436.2万平方米;上缴税金6.2亿元;实现利润0.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3.3万元/人。 房地产开发业持续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年的86个增加到89个,房地产开发投资4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6.1亿元,增长18.6%。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8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4%;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下降35.0%;销售面积130.8万平方米,增长16.1%;销售额38.8亿元,增长30.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37.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1.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50.2 %。按城乡分,城镇投资312.4亿元,增长51.1 %;农村投资40.2亿元,增长43.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9.2亿元,增长50.3 %;第二产业投资214.6亿元,增长46.1%;第三产业投资118.8亿元,增长46.4%。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工业企业投资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8 %。其中,制造业投资140.3亿元,增长33.5%;采矿业投资34.5亿元,增长42.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6亿元,增长2.3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非国有投资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4 %。地方项目投资317.2亿元,增长4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9.9%。 重大项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施工的计划总投资超亿元建设项目由上年的77个增加到94个,当年完成投资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占全部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88.9 %。全年全社会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总值208.9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6.8万平方米,增长43.6%,其中,住宅344.8万平方米,增长22.2 %。共有637个项目建成投产。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6亿元,增长2.3倍;水利、环境管理公共设施投资10.8亿元,增长52.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3.3 亿元,增长10.0%;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投资3.6亿元,增长1.5倍。 六、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7.6%和10.7%。 消费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9.2亿元,增长18.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7.9亿元,增长18.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5.7亿元,增长23.0%;其他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2.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汽车类销售额4.8亿元,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1.2亿元,增长2.1%;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2.0亿元,增长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2.0亿元,增长14.4%;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0.3亿元,增长3.3%;化妆品类销售额0.1亿元,增长10.7%。 七、对外经济贸易 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8项,合同外资金额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8%。 全年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7%。其中,出口总额8.7亿美元,增长10.0%;进口总额2.3亿美元,下降51.3%。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4亿美元,增长96.6%;加工贸易出口1.3亿美元,下降68.4%。国有企业出口1.0亿美元,下降72.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5亿美元,增长207.5%;私营企业出口1.2亿美元,下降42.9%。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进料加工贸易进口1.3亿美元,下降63.2%;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0.09亿美元,增长30.3%。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稳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39个,比上年减少11.4%;新签合同金额1970万美元,增长2.1%;完成营业额839万美元,增长10.7%。全年外派劳务人员2565人,比上年减少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