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6-30来源: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统计局 点击:
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全市拥有幼儿园37所,在园儿童1.14万人;小学64所,在校学生4.4万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3.9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4万人;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学生5417人;电大1所,在校学生3478人。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拥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5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15.5万册。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0%,投资1000万元的农村数字电视工程进入试播阶段。以“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为龙头,形成中心广场带动周边广场、城市带动农村、主体活动带动配套活动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展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如期举办了库尔勒市第八届少数民族体育传统运动会,滨河体育健身公园被评为国家优秀体育公园。 公共卫生建设与疾病控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1所,其中医院22 所,卫生监督所2所,卫生院13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6个。全市拥有病床数2425张,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00人,其中执业医师1347人,注册护士937人。 九、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501起,死亡70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139.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重大事故55起,死亡63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21.41万元;火灾事故440起,死亡1人,受伤 4人,直接经济损失64.8万元;工矿企业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煤矿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农机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总人口47.21万人,增长5.5%,其中非农业人口30.03万人,增长4.1%;农业人口17.18万人,增长8.1%。总户数达18.97万户,比上年增长20.8%。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74‰,比上年上升0.9个千分点;死亡率3.13‰,比上年下降1.6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8.61‰,比上年上升2.55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共有已婚育龄妇女7.42万人,增长8.64%,全年政策内出生人数3995人。全市计划生育率98.35%,比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其中汉族计划生育率为97.52%,比上年同期上升0.4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率为98.96% ,比上年同期下降0.1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8元,比上年增长9.97%。人均消费支出为8094元,比上年增长18%。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1%,下降1.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86元,增长12.9%。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19.83亿元,增长6.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450元,增长7.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镇新增就业90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转移农村劳动力6666人次。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18万人,收缴基本养老金3.3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6万人,收缴失业金5336万元,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86.2%。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启动,全年解决城乡9千多名贫困人员温饱问题。 十一、城市环境 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用事业等各项服务,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库尔勒市成功承办了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现场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荣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22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150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分别为达40.05%和35.02%;空气质量Ⅰ、Ⅱ级天数别为294天,比上年减少一天;城区噪声白天平均等效声级为51.7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6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医疗废物处置率均达到100%;高能耗企业积极更新改造,实现减排增效,万元GDP能耗达到预期目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城市用气普及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超过90%。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库尔勒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