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6-29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泰达”是天津开发区的英文缩写音译)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大背景,按照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和实施“二二二三四”的发展目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综合实力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新的重要作用。 一、综合 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天津市统计局联审通过,2009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77.88亿元,可比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6.10亿元,可比增长26.8%,二、三产业比例为76.76:23.24。全员劳动生产率35.77万元/人,可比增长23.0%。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收入28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完成税收收入224.12亿元,下降5.7%。其中增值税完成94.83亿元,下降17.8%;消费税完成32.40亿元,下降5.2%;营业税完成19.05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完成50.17亿元,增长6.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9.11亿元,增长53.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8.35亿元,增长28.6%。财政支出1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3.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9.83亿元,增长28.9%。 综合投资环境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09年,天津开发区出台了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了天津开发区西区和南港工业区产业规划。成立了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与兑现“一站式服务”。推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落实,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实施“免收费登记卡制度”,打造 “全国最低行政事业收费区”。完成了“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和谐泰达10件实事”。在商务部组织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天津开发区综合指标连续十二次名列第一。保税物流中心一期通过国家主管部门联合验收。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产业)”。国际商会、工商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显著。2009年,天津开发区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对外交往活跃,与各类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合作频繁。台湾办事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对外联络网络更加完善。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3036名外籍人士在天津开发区工作和生活,区域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在美国、日本、欧洲、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对外宣传和推广活动活跃。完成天津开发区新版标识(CIS)修订,提升了开发区认知度和美誉度。成功举办了2009国际航空航天贸易展洽会、2009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全球绿色经济峰会、2009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天津开发区建区25周年庆典等一系列高规格会议,有力提高了开发区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二、第二产业 工业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5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工业总产值4202.10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3455.95亿元,同比增长3.3%;内资企业完成746.15亿元,同比增长93.5%。 重点企业继续发挥带动作用。2009年,天津开发区有8家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6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81.8%;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233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96.6%。一汽丰田、渤海钻探、渤海装备、奥迪斯电梯、顶新系列企业等重点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城钻探、邦基正大、东方电气等新投产企业为天津开发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产业结构继续升级。2009年,天津开发区电子通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451.8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2.1%,其中电子通讯产业完成产值1101.0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6.2%;汽车产业完成产值815.6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9.4%;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700.1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6.7%;石油化工产业完成产值396.3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4%;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95.7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3%。 重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站设备、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电梯、风力发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产品,胰岛素等医药产品都实现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09年,天津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109.46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2%。生物医药、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升。2009年,天津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3472.80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0.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2.00,同比提高24.6个点;总资产贡献率16.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2.4%,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0%,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产销率101.9%,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8.66万元/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4%。 西区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维斯塔斯、立中合金等企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东方电气、津路钢铁等新企业的投产,带动了西区工业的高速增长,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0.10亿元,同比增长43.9%。 三小区工业平稳发展。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现代产业区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54.58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微电子工业区实现产值673.25亿元,下降14.4%;逸仙科学工业园实现产值43.61亿元,下降3.8%;现代产业区实现产值37.71亿元,增长17.4%。 建筑业快速增长。2009年,天津开发区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0.54亿元,可比增长29.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33亿元,同比增长41.1%,完成施工面积6225.50万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各行业普遍实现快速增长,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83亿元,可比增长25.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1.11亿元,可比增长2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01亿元,可比下降10.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87亿元,可比增长16.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2.72亿元,可比增长18.9%,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8.56亿元,可比增长40.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迅速。2009年,天津开发区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3697万吨,货物周转量177.5亿吨公里;旅客发送量2870.70万人次,其中津滨轻轨全年共运送旅客1725万人次,增长8.3%。2009年末,全区共有客货运输单位258家,客货营运车辆5567部,其中货运车辆5336部。邮电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10亿元,发送信函52.89万件。 批发和零售业快速发展。2009年,天津开发区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746.35亿元,同比增长8.7%;商品销售总额752.2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237.45亿元,同比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额98.90亿元,同比增长14.1%;汽车类商品销售额53.13亿元,同比增长16.6%;中西药材类商品销售额7.44亿元,同比增长14.7倍。 住宿和餐饮业保持健康发展。2009年,天津开发区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同比下降11.1%,各宾馆实际住宿人次数共计76.54万人次,同比增长8.3%,其中境外旅客18.03万人次。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4.7%。 金融业继续快速发展,金融业务更加多元化。2009年,天津开发区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活跃,全年吸引以建银国际、普凯等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项目69个,新增认缴出资额133.11亿元,实缴出资额29.15亿元。中联重科融资租赁正式营业,尚邦租赁增资扩大业务,天津汉能小额贷款公司投入运行,天津开发区金融业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末,全区共有银行机构32家,其中外资银行7家,银行营业网点81个;各类保险机构11家;融资租赁、保理、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企业37家;上市公司6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家。 表2:2009年天津开发区金融机构运行情况 房地产业快速增长。2009年,天津开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2.79万平方米,增长1.6倍,其中商品住宅50.80万平方米,增长1.6倍;商品房销售额50.77亿元,增长1.7倍,其中商品住宅48.15亿元,增长1.7倍。全年房屋施工面积92.5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89.8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8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6.89万平方米。 会展业持续发展。2009年,天津开发区共举办展会25次,展览总面积35.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91万平方米,累计吸引参观人数31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