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渭南市合阳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6-23来源:渭南市合阳县统计局 点击: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9年,合阳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67万元,占全年调整预算的100.27%,较上年增收1855万元,增长42.04%。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为:增值税完成983万元,增长46.28%;营业税完成1516万元,增长39.34%;城市建设维护税完成957万元,增长90.64%;资源税完成202万元,增长90.57%;土地增值税完成141万元,增长9倍多。 地方财政总支出78998万元,占全年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支20630万元,增长35.34%。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137万元,增长19.59%;公共安全支出3795万元,增长24.47%;教育支出19987万元,增长24.52%;医疗卫生支出5485万元,增长20.95%;环境保护支出1726万元,增长3.82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89万元,增长24.3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21万元,增长1.17倍;农林水事务支出14000万元,增长63.92%。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09%;各项贷款余额达12.99亿元,增长20.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05亿元,增长25.56%。累计现金收入4.07亿元,减少37.59%,现金支出4.19亿元,增长35.08%。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268万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保险逐渐被更多群众接受和认可。全县共设立人保、安邦、都邦、平安等财险和人寿、太平洋、新华、泰康、阳光等人身保险分公司及代办点10余家,专兼职业务员1053人,全年保费收入7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93.7万元,增长1.1%。 九、卫生、体育及环境保护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个,其中,综合医院4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依法批准设立的个体诊所7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353个,卫生技术人员1206人,其中执业医师365人,注册护士26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人,全县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891张。 全年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成绩显著,及时对1060名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治疗,对重点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效构筑了免疫屏障,全县“七苗”单苗接种率继续巩固在95%以上。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接诊1188例,完成涂阳标本150份,对174例活动性肺结核给予免费治疗。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及娱乐场所干预工作,保持0例患者目标。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353万元,其中:投资468万元,完成城关、坊镇、路井、马家庄、百良、黑池6所卫生院的住院楼建设任务,建设面积3900㎡,增加床位86张。在国债总投资45万元的扶助下,完成了15所村卫生室900㎡的规划目标。给乡镇卫生院新配X光机3台,B超机2台,电脑2套。累计出动卫生执法400人次,取缔非法餐饮经营20户,非法行医6户,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监测抽检合格率98%,全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合阳县相继举办了全县职工运动会,中老年体育健民大赛等活动,大大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9月份,我县86名运动员参与了全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的田径、游泳、摔跤、柔道、乒乓球、幼儿体操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5金2银8铜的好成绩。全县今年共有68名运动员注册,16名达到国家级标准,12名被输送到上级体育院校。全县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名,其中二级3名,三级17名。 环保工作成效显著。我县空气质量不断好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道路交通、城市区域、功能区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分别为较好、好和达标,属典型宜居城市。2009年合阳县工业和生活废水总排放量为265.81万吨,煤炭消费总量22.1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14×105万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128.3吨,达标率98.2%。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108.55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05吨,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85.5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3189.73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626.73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1563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66万吨,处置量0.9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2.8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4.21%,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累计创建绿色文明单位57家,其中省级绿色文明单位2家,市级绿色文明单位7家,县级绿色文明单位48家。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9年底全县共有139249户454920人,其中:男230427人,女224493人。城镇人口114841人,暂住人口1043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43‰、5.99 ‰和4.4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33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522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34元,增长25.2%;农民人均纯收入3007元,增长21.0%。农村住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增加,2009年全县百户农民平均拥有电冰箱37台,摩托车53辆,移动电话138部,彩电120台,洗衣机92台,人均住房面积36.6平方米。 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54个,安排下岗失业再就业1762人,城镇新增就业3487人。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9546人,劳动力转移收入5.37亿元。投资4300万元,基本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0058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28000人。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669人、失业保险11166人、生育保险8746人、工伤保险5605人,分别较上年增加904人、304人、112人和412人。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860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良好,农民参合意识明显增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344595人,比去年增加6358人,参合率上升至98.3%。 民政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办理结婚登记3600对,离婚252对。累计设立福利彩票投注站18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30余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70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4300人(五保户313人)。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560余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2800余万元,五保供养金60余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00万元,补贴新合疗参保款20万元。发放救济面粉2680袋、棉被900余床、棉衣裤700余套,救济灾民18616人次。 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县通自来水村304个,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7%;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汽车村96%;通电、通邮、通电话村均为100%。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群众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公众安全感满意率继续保持在90.2%以上。 注:1.为了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衔接,2008年GDP及部分行业增加值等数据已经修正,2009年与2008年同比数以此公报为准。 2.市统计局对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做了调整,增长速度以本公报公布为准。 3.本资料最终解释权归合阳县统计局所有,若您在查阅过程中有所疑问,请咨询统计局综合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