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文山州富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09来源:文山州富宁县统计局 点击:
富宁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克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全年经济运行走势良好,社会事业等方面得到加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总量实现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3350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增幅分别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全省1.3个百分点,全州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684万元,比上年增长5.0%,拉动全县经济(GDP)增长1.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7%;第二产业增加值80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9445万元,比上年增长27.4%,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457万元,比上年下降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6:35.6:34.8调整为28.6:34.6:36.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591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724元,增长13.9%。 各项改革和开放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县完成了金皇后酒业公司的破产清算和剥隘、郎恒供销社、者桑加油站、县社招待所等企业的改制工作,金坝华侨林场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引进项目15个,协议投资总额7.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0万美元。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达到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了财政总收入和本级收入的双过亿。从生产效益来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实现利税总额11368万元,增长136.1%。实现增加值2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84.4%。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5.44万人,比上年增长0.5%。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988元,比上年增长16.4%。 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质量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二是农村贫困面大,地方财政困难,农村解困脱贫任务繁重。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四是农产品加工滞后,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五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矿产、林木等资源粗放加工经营的现象较为突出,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待业人员多,城镇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七是由于各类食品价格和燃料价格持续过快增长,对城乡居民低收入部份生活带来更多困难。八是投资压力大,重点项目支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势头短时间内难以扭转,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能力明显减弱。九是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全面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融资渠道减少,加之煤、电、油、运紧张将进一步突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全县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程度加大。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0.26万亩,比上年增长0.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45万亩,增长10.7%。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6083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粮食总产量119449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夏粮面积83544亩,比上年增加4851亩,产量5852吨,比上年增产6.2%;秋粮播种面积519086亩,比上年减少3338亩,产量113597吨,比上年减产0.4%。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稻谷完成59805吨,比上年下降0.5%;玉米40421吨,增长0.6%;油料3465吨,增长1.6%;蔬菜79108吨,下降3.3%;甘蔗60019吨,增长14.4%;生姜产量10302吨,增长9.1%;水果产量6115吨,增长3.0%;茶叶285吨,增长12.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2183亩,其中:用材林12113亩,经济林19131。2007年末全县八角面积30.86万亩;果园面积为4.2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其中油桐籽产量2690吨,比上年增长4.3%;油茶籽1611吨,增长4.6%;八角产量2529吨,增长59.0%;核桃185吨,增长6.9%;板粟150吨,增长4.2%。全年林业实现总产值86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畜牧业发展加快。2007年,畜牧业完成总产值36412万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全县肉类总产量27550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18142吨,增长7.0%;牛肉产量6471吨,增长9.8%。禽蛋产量552吨,增长1.7%。当年出栏肥猪26.03万头,增长9.2%。出栏肉用牛6.83万头,增长10.5%。生猪年末存栏34.3万头,增长2.4%。大牲畜年末存栏26.94万头,增长3.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37.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渔业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渔业总产值完成1233万元,增长138.2%;水产品产量1209吨,增长129.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7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381千瓦,比上年增长8.3%。年末通电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5088个,通电率达96.1%。农村用电量2903万度,增长14.2%。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639吨,增长7.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7年底,全县有小(二)型水库17座,总库容37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万立方米。完成基本农田水利建设3665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5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2.65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水利工程供水能力95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2%。水利化程度达到31.0%。 乡镇企业健康发展。2007年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156468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实现总产值152639万元,增长19.8%。 三、工业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78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29491万元,增长9.0%;重工业完成98317万元,增长18.8%。从经济类型看:集体和股份合作工业完成112万元,增长31.8%;股份制工业完成44814万元,增长18.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82882万元,增长15.3%。从工业几大主要产业情况看,一是矿业产值增幅较大,2007年,全县矿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6.4%;黑色金属冶炼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33万元,比上年增长38.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总产值7826万元,比上年增长23.7%;非金属矿制品完成工业总产值74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4%;煤炭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733万元,比上年增长38.0%;二是电力行业较快增长,为全县工业生产提供能源保障,随着谷拉、龙桥、黄果树和清华洞等一批新建电站投产并网,电力生产大幅提高,全县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总产值114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