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甘孜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14来源:甘孜州统计局 点击: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含筹建)1000个,比上年增加187个;全年新开工项目561个,增加129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46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46.7%,新增固定资产57.2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35.79%。 全年重点项目(含筹建)完成投资10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重点项目投资占全州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7.7%,对全州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达到42.9%,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3.0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外贸出口 2009年,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民生明显改善、居民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变以及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政策措施因素的推动下,全州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势明显减缓。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0亿元,增长13.4%,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3.8元,比上年增长11.1%,回落9.6个百分点;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加快11.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2.08亿元,增长7.3%,加快9.5个百分点;集体经济零售额0.06亿元,增长26.1%,加快22.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16.77亿元,增长24.0%,加快11个百分点;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11.89亿元,增长2.1%,回落27.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47亿元,增长12.2%,回落7.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8亿元,增长17.8%,加快12.1个百分点,其他零售额0.65亿元,增长33.2%。 进一步创新招商模式,营造招商环境,拓宽招商领域,加大招商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7个,实际到位资金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国内省外到位资金64.03亿元,增长61.4%;年内外商投资2680万美元,增长48.9%。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240万美元,增长68.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得到21562公里,增长18.5%,其中等级公路17112公里,增长27.7%。全年改建通乡油路路基751公里,建成通乡油路路面120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364公里。新增农村客运线路10条,建成14个乡镇客运站点。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3163万吨公里,增长13.3%,货物运输量287.46万吨,增长27.5%;完成旅客周转量67478万人公里,增长5.7%,旅客运输量330万人,增长31.5%。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52亿元,增长11.4%。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到11.28万户,增加4.5%。移动通讯稳步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2.93万户,增长24.1%。全年互联网用户达到34282户,增长41.6%。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53.4%,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1.1%。 全州旅游业继续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克服交通制约、资金不足等困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上取得了新进展, “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景区等级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稻城亚丁、木格措景区4A创建通过州级复核,待省申报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复核审批,启动海螺沟景区5A创建工作。 2009年,全州实现旅游收入17.78亿元,增长1.29倍,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43亿元,增长1.33倍,旅游外汇收入503.18万美元,增长13.84%;旅游人次270.03万人次,增长1.32倍,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68.21万人次,增长1.33倍,接待入境旅游者1.82万人次,增长13.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积极培植重点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2亿元,增长22.4%,其中,税收性收入8亿元,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2.84亿元,增长44.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2亿元,增长33.1%,教育支出10.84亿元,增长38.6%,医疗卫生支出6.44亿元,增长36.4%。基本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惠民行动、富民安康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运行平稳。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8.49亿元,比年初增长3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8.04亿元,比年初增长24.9%;各项贷款余额81.77亿元,比年初增长30.7%。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2%,增速上升4.51个百分点。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5720万元,下降15.4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9年,教育部门抢抓机遇,勤奋上进,顽强拼搏,以加快发展为主线,创新思路,科学谋篇布局,着力解决全州教育低层次、低水平发展现状,大力推进全州教育系统“实干兴教”进程,全州教育健康、快速、平稳发展。 全州共有小学722所,在校小学生105447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3%;中学46所(其中:高完中21所,单设高中2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在校初中学生36861人,在校高中学生8752人(含富民安康班),职业初中3所,在校学生35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中职学生3391人;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在校本科、专科学生7311人;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7732人。 全州共有小学毕业生13234人;中学毕业生12280人,其中普通中学毕业生1185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783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073人。 全州教职工总数10134人,其中:中小学教职工9230人,中小学专任教师8534人(小学专任教师5835人,初中专任教师2066人,高中专任教师563人,职业初中专任教师70人);幼儿园教职工419人,专任教师35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409人,专任教师260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485人,专任教师370人。 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扩建和灾后重建学校102所。全州17个县实现“普九”目标, “普九”人口覆盖率92.73%。率先在全省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5930名学生到州外职业学校免费学习,职业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州寄宿制学校共432所,寄宿制学生88459人,占全州在校生总数的58.56%。享受“两免”的中小学生135715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中小学生71984名,比去年新增3037人。 免费职业教育迅速推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在藏区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实施了“9+3”免费教育计划试点工作,选送300名藏族农牧民子女到内地5所中职学校免费就读,率先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工作。全年顺利、高效完成“9+3”5600多名学生的集中护送工作,保证了学生入学率,超额完成了 “9+3”内地中职学校招生任务。全年共实现中职招生7609人,高中阶段职普比由2.9:7.1上升至5.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