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宜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04来源:宜春市宜丰县统计局 点击: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50528万元,增长21.12%;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7829万元,增长30.52%;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243万元,增长9.4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选资成效明显。2008年,引进内资133000万元,利用外资2613万美元,出口创汇1050万美元。招商引资的强势推进,为大力培植税源、促进财政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打造“中国竹乡、禅宗祖庭、渊明故里、天宝古村”旅游品牌,以禅宗为龙头,以天宝古村、绿色生态为载体,全面提升旅游形象,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增长8.06%,其中入境游467人次,同比增长20.36%。全县旅游行业总收入1.22亿元,增长38.64%。 七、交通、邮电和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8年交通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4040万元,增长13.3%。 公路建设明显加快,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武吉高速全线通车,天宝至同安油路铺设全面完成,前头至石市、棠浦至官桥、潭山至斜港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新修农村公路110公里。320国道境内段改造顺利结束,水厂至荷舍、棠浦至官桥公路改造有序进行,新硬化农村公路621.06公里。至200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82.4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434.66公里,沥青路面186.40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70.3公里/万人。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完成货运量1608.8万吨,货运周转量87642万吨公里;客运量261.6万人,旅客周转量13080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62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7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987万元。邮政业务加快发展,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通信业务快速发展。至2008年年底,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213630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40000户,联通电话用户26000户,固定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47630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用户42197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5.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8000户,增长23.0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收支运行基本正常。2008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1238万元,比上年增收8438万元,增长37%,其中:中央收入13308.9万元,比上年增收4037.8万元,增长43.6 %;省级收入594.5万元,比上年增收214.7万元,增长56.5 %;县乡两级地方收入17334.6 万元,增收4185.5万元,增长31.8%。全年财政预算累计支出69839万元,比上年净增支出16522万元,增长31%。 金融运行平稳。至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3288万元,比上年末净增56366万元,增长20.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71003万元,比上年末净增49818万元,增长22.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545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8507万元,增长15.83%。其中,短期贷款10998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4069万元,增长14.67%;中长期贷款2281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782万元,增长8.47%。全年累计实现现金收入963353万元,增长3.09%;现金支出984871万元,增长10.08%。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1518万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467万元,增长61.5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896万元,比上年增长24%;人寿保险保费收入9571万元,比上年增长71.8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14万元,其中:财险赔款1406万元,人寿险赔款211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新黄岗中学、新昌六小等项目顺利建成。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成人教育协调发展。2008年,全县招生8927人,其中小学招生3575人,初中招生3486人,普通高中招生1258人,职业高(中)专招生608人。2008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34817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930人,比上年末减少64人;初中在校学生8855人,比上年末增加615人;小学在校学生20720人,比上年末减少28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312人,比上年末增加3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比例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69.19%,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6.64%。2008年全县考取大专以上学校人数928人,其中本科生405人。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参加成人高考人数25人。聋、哑、智、残等特殊教育得到发展,2008年末共有在校学生95人。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2008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9085人,比上年末增加297人。 科技队伍继续壮大,科研事业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县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98人,其中1551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008年共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7个,申请专利17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16个乡镇(场)都有文化中心,各行政村均建立了文化室,城乡文化经营户105户。2008年县图书馆总藏书量8.5万册,书刊流动册数13.7万册,总流动人数6.3万人次。博物馆藏体5450件,文物保护单位51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5处。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开通有线电视频道32个,全县共有200多个村(场)可通过光纤网收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5%,2008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53035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治、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展顺利,参加人数分别达到17.72万人和4.65万人。2008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不含诊所)22个,实有床位684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11人,其中,执业医师387人,执业助理医师88人,注册护士394人。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举办县以上综合性运动会30次,参加运动会人数14560人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牌15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4枚。全县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在校学生人数为34479人。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顺利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复评。全年出生人口3690人,出生率12.72‰,死亡人口2092人,死亡率7.44‰;人口自然增长率6.52‰。年末全县总人口282170人,总户数94271户,家庭户平均规模2.9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