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吉安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19来源:吉安市统计局 点击: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6.02亿元,增长6.8%。 全年全市公路实现货物运输量5997万吨,增长11.0%,货物周转量231.31亿吨公里,增长15.0%;发送旅客3460万人,下降0.2%,客运周转量17.98亿人公里,下降9.9%。铁路(吉安站)全年发送旅客230.14万人,增长4.1%,到达旅客205.47万人,增长55.1%;发送货物5.51万吨,下降27.2%,货物到达312.48吨,增长16.1%。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199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7432辆(不含摩托车及低速车),其中私人汽车46525辆。 全年全市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7.06亿元,增长14.9%。固定电话用户数为66.4万部,下降13.7%;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60.84万户,增长4.0%。 八、旅游和金融业 全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0.08万人次,增长14.0%;旅游外汇收入2264万美元,增长14.3%。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226万人次,增长16.1%;国内旅游收入72.6亿元,增长21.4%。 全年全市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23.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97.85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5亿元,同比多增45.6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11.67亿元,比年初增加94.21亿元,同比多增52.6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3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毕业生0.57万人。普通中等教育招生0.69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毕业生0.49万人。普通中学招生9.72万人,在校生28.17万人,毕业生9.2万人。职业教育招生1.53万人,在校生2.9万人,毕业生0.5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35万人,在校生37.16万人,毕业生6.5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34万人。 全年全市申请专利305件,比上年增加10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群艺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5个。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4.6%,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6.6%。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55所,其中医院48所,农村卫生院223所,疾控中心14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493人,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4987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11536张,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3938张。 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全年全市举办各级运动会218次,8.45万人参加运动会,在省级比赛中99人获优秀以上荣誉,二级运动员的发展人数58人,二级裁判员发展人数6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83.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3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6.68万人,出生率为13.88‰;死亡人口2.88万人,死亡率为5.99‰;自然增长率为7.89‰。全市城镇化率为38.84%,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8.54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5.22元,增长9.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性总支出的比重)为45.6%,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4%,比上年上升3.6个百分点。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8.21平方米和36.86平方米。 年末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28万人,城镇免费职业培训8.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91万人。23.08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6.59万城镇职工和15.24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39.63万城镇职工和7.97万农民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0万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全年全市征缴失业保险总额5335.7万元,工伤保险金额1933万元,养老保险金额7.7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36亿元。 全市拥有各种福利收养单位233个,收养床位19892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09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63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 全市拥有14个环境监测站,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5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面积119.08平方公里。全年全市用于项目环保投资3.69亿元。全市设15个水质监测断面,11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标准,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优良率99.7%;中心城区酸雨(PH值≤5.6)频率为76.3%,与上年相比,酸雨频率降低了12.3%,PH年均值为4.87,比上年上升了0.54,酸性有所减弱;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6分贝,达到4a类标准,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好,与上年相比,噪声值下降了0.1分贝;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1分贝,达到2类标准,区域环境质量较好。 初步核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9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1%。 初步统计,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47.9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7.4%。全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94.4毫米。全市总用水量46.6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85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14亿立方米,生产用水44.65亿立方米,在生产用水中一、二、三产用水分别为38.45、6.08、0.12亿立方米。 说明: 1、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2、本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3、人口为1%抽样调查数。 4、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5、公报数与年鉴数不一致时,以年鉴数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