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濮阳市清丰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07来源:濮阳市清丰县统计局 点击:
清丰县统计局 2003年4月20日 2002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加压奋进,努力拼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40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062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92382万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62625万元,增长14.9%。三次产业构成分别由上年的47.1%、31.6%、和21.3%变化为45.4%、32.6%和22%;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达2330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隐形失业人员仍在增加。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188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446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年各类职业介绍结构介绍成功3010人次就业,使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消费需求仍然不足,社会投资未能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经济发展后劲有待起动。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布局进一步优化。2002年,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 种植业遇到严重旱灾收成略有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477909吨,减产1.4%。其中,夏粮277591吨,减产2.3%;秋粮200318吨,增长0.3%。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持续增长,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全年棉花产量5472吨,减产19.9%,油料产量73298吨,比上年增长5.8%。 植树造林步伐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667公顷,比上年增加248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667公顷。增加2485公顷。西部治沙全面启动,已投资380万元,完成沙地平整开发2000亩,造林2.4万亩。 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8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禽蛋产量52605吨,比上年增长7.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0.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1%;农用拖拉机达到 14759台;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农村用电量9643万千瓦小时,增长0.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88千公顷,机电井16600眼,本年新增400眼。 三、工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3059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3590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81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856万元,比上年增长28.8%。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7816万元,比上年增长 13.6%,产销率达9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954万元,比上年增长63.1%;亏损企业亏损额175万元,比上年增长8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国有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6%,其他投资1360万元。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3942万元,比上年下降12.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2071万元,比上年增长6.1%。 2002年,一批技改项目及新建工程相继建成。如: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农田水利灌溉、供电局二期一批10千伏以上项目、人民路工程。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7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0.4%;餐饮业零售额9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制造业零售额9604万元,比上年下降1.2%;其他行业零售额8959万元,比上年下降5.7%。 对外贸易额下降,全年出口总额15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1%。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货运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43.9%;货物运输周转量1091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7.2%;客运量99万人,比上年增长22.2%;旅客周转量376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1%。 公路网发展迅速。2002年,全县公路线路到达数为106.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年底到达数为68.91公里,三级公路到达数13.2公里,四级公路到达数23.95公里。其中,国道22.61公里,省道83.45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到848公里。 邮电通信业业务总量明显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21万元,增长17.6%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21万元,比上年增长21.5%,电信业务总量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电话机拥有量55164部,增长19.9%;电话普及率达8.43部/百人;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3900户,年末达到24700户。发展宽带105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收入7208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55万元,比上年增长28.4%。财政支出21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898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各项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9424万元,比年初增加19652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2297万元,比年初增加356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3826万元,比年初增加1534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58151万元,比年初减少434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51245万元,比年初减少277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614万元,比年初减少1776万元。 保险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2926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6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300万元。全年赔付额857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529万元,人寿险赔款金额328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年,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90184名。普通教育共招生34907人,在校学生149304人;幼儿教育招生7371人,在校学生7686人,成人教育招生36340人,在校学生29270人。普通高中共有5所,招生3347人,比上年增加743人;在校学生8102人,比上年增加1948人。全县普通初中38所,在校学生53696人,比上年减少337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8750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